据美国《消费者报告》官方网站报道,无人驾驶汽车的前景已经不再像科幻小说和电影所展现的一样虚幻。谷歌、丰田等汽车业内外的公司已经开始测试无人驾驶技术,其中谷歌自主研发的外观浑圆的无人驾驶电动车已经在业内引起多番关注。
谷歌无人驾驶项目的安全总监Ron Medford
但是谷歌无人驾驶汽车距离我们日常行驶的马路究竟有多远?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又是否能够做到万无一失?美国知名非营利性机构《消费者报告》日前对谷歌无人驾驶汽车项目的安全总监Ron Medford进行了采访,我们跟随外媒一起了解一下该车的进展。
谷歌的无人驾驶测试原型车都是自主设计和生产的吗?
实际上,谷歌无人驾驶汽车是由谷歌从零开始设计的,并与其合作方Roush(一家汽车原型生产商)共同生产。谷歌提供传感器以及软件,而德国大陆集团、博世以及其它多家工厂负责组装。谷歌还自己研发了很多传感器,如车顶安装的200米远程激光传感器以及中程激光传感器。
那么谷歌无人驾驶汽车能合法上路行驶吗?
完全可以。谷歌无人驾驶汽车是低速汽车,在加利福尼亚州可以在限速35英里/小时的情况下合法上路行驶。而且这些车只是原型车,用来探索学习并且快速迭代的产物。这是谷歌最早推出的一个典型,未来有可能沿着不同的方向进化成不同的产品。值得关注的重点应该是谷歌的长期规划,而不是这一款车的细节。
有些人担忧自动驾驶汽车的行车电脑不能预知驾驶能力不足的司机的行为,谷歌是怎么解决这一问题的呢?
在预知驾驶行为方面,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可以迅速检测到驾驶行为并且快速反应。这款车的编程设计原理并不是等到察觉酒架等行为才做出反应的,而是会对一定距离内的行为模式进行监测,提前预知。无人驾驶汽车从来不像打瞌睡或者喝醉酒甚至不专心的司机一样开车,因为可以监测到周围360度的情况并且视野能力可达200米,并且可以同时追踪多个物体的能力意味着它有可能在很多情况下做出比人更快速的反应。
一些已经上路的无人驾驶系统对不同物体的反应不同,一些情况下,如果有些物体外形不像一台车或者行人或者自行车,那么无人驾驶车就根本 不会做出反应。谷歌系统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反应?
在无人驾驶模式下,谷歌软件能对数百种物体的直观做出解析,比如骑车的人以及行人,并且能监测和识别交通信号以及标志等。通过在公路上完成将近200万英里的驾驶获得的数据,谷歌建立了一些特定情况下的模型来识别物体和预知行为。比如若有一辆车高速到达十字路口,那么很有可能其它车会正常刹车、急刹车或者亮起刹车灯。那么谷歌无人驾驶车也会随之做出反应。
让一辆车做出跟道路行驶规则相反的行为好像是一种非常难的软件编码。谷歌是怎么做到的?
谷歌试图让无人驾驶汽车结合物体在预期下的行为模式以及真实情况下他们的实际行为来来做出决定。比如说,如果遇到临时施工地点,汽车必须按照指示牌行驶并且不得不跨越双黄线,那么谷歌无人驾驶车就会在电脑编程的指示下跨越双黄线。
假如谷歌的行车电脑监测出一种不管怎样都避不开的情况呢?那么一场事故在所难免,无论行车电脑做出什么反应都不管用。那时候怎么办呢?
谷歌曾面临过很多这种假设情况。但实际上,这种假设情况的答案太复杂多元了。谷歌的汽车编程是为了避免碰撞任何物体。因此对于任何特定情况,该车的性能完全决定于该特定情况下的大量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