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环青海湖(国际)电动汽车挑战赛将于6月9日至13日在青海省举行。作为今年“青洽会”的最大亮点,赛事各项筹备工作正有序开展,目前,赛事场地、赛段、赛程已全部确定。同时,记者获悉,活跃于青海湖畔的中华对角羚将作为环青海湖(国际)电动车挑战赛的标志吉祥物。
高原精灵——中华对角羚 摄影 葛玉修
将中华对角羚作为赛事的吉祥物有其特殊的环保意义与地区意义。据了解,中华对角羚是我国特有的羚羊种类,因雄羊长着一双相向对弯的犄角而得名。过去中华对角羚曾有数十万只之多,随着人为因素和生态环境的恶化,数量急剧减少。目前,全世界仅存1000只左右,在《全球羚羊保护行动计划》中名列濒危羚羊类物种首位,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比生活在可可西里的藏羚羊数量还要少得多。
这种与藏原羚、鹅喉羚、蒙古蹬羚同被称作“黄羊”的精灵,曾广泛分布于内蒙古、青海、宁夏和甘肃等地。目前,1000余只的对角羚仅存于我省青海湖周边地区。
青海省银监局纪委书记、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特聘专家葛玉修,多年来拍摄了大量高原野生动物图片,对中华对角羚更是有着透彻的研究并怀有深厚的感情,被誉为“青海湖鸟王”、“中华对角羚之父”、“环保志士”。
高原精灵——中华对角羚 摄影
据葛玉修介绍,中华对角羚俊美轻盈惹人喜爱,是羚羊类中最漂亮的物种,它不仅身体结构完美,四肢矫健匀称,奔跑起来速度惊人,时速达70公里以上。特别是相向对弯的“V” 字型犄角,更象征挑战赛场的胜利,带给人们太多的希冀和遐想,它是拼搏的象征,是最具环湖挑战赛精神的尤物。
“挑战赛吉祥物选中这一速度型野生动物,有着祝愿节能电动车快速发展的寓意。完全符合青海省“绿色环保、生态立省”的宗旨。”葛玉修说。
同时,通过葛玉修的介绍,记者还了解到,中华对角羚生活在高寒缺氧的严酷环境中,用群体习性和行踪述说着高原生命的顽强与坚韧。他表示,这种顽强的生命力和坚忍不拔的精神,与汽车驾驶员平时苦练,最终在赛场争拼上游、不断进取的竞技精神同出一辙。
此外,中华对角羚又是一种群居性很强的动物,它们团结、坚毅,能适应高寒地区严酷的自然环境,也象征着青海人民吃苦耐劳、团结上进的精神和“吉祥、顺利、圆满、美好”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