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明高:新能源汽车面临三大挑战 - EV视界
app下载

前往苹果app stroe
搜索“EV视界”下载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国内  正文

欧阳明高:新能源汽车面临三大挑战

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在2015广州国际电动汽车产业峰会上做出了以"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与趋势"为主题的演讲。总结了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研发与产业化推进战略与政策,并介绍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十三五"规划的科技发展目标。
  欧阳明高在论坛上说到: "2020年新能源汽车500万保有量目标完全可以实现,现在看2015年达到50万辆保有量还有差距,但是基本差不多。2020年达到200万辆销量是一个保守估计,只要到这个规模,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一定会到500万。"
  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会越发的明显。欧阳明高认为,新能源汽车面临三大挑战:
  一是对补贴的依赖比较严重,需要进行合理化调整。乘用车相对来说正常,商用车方面,尤其是6-8米客车的补贴合理性有待完善。去年之前推广的基本都是10-12米车型,今年6-8米车型的总量接近80%,受补贴政策影响过大。
  第二,安全风险不容忽视。目前锂电池供不应求,只要有电池都能卖出去,产品质量在下降,事故发生概率在增加。尤其是12米大客车,一旦发生事故,将造成非常危险的局面。
  第三,国际竞争激烈。目前国外的新能源产品、技术等都在进入中国,所以国内必须加大研发力度。与此同时,要看到下一步发展的机遇,电池技术的突飞猛进将推动能源生产消费的革命。
  除此之外,欧阳明高从电池、燃料电池、增程插电混合动力系统、纯电力系统、再到整车等全方位分析目前的发展状况以及未来的趋势。
  电池方面,目标是单体比能量300瓦时/公斤实现产业化,寿命1500次,成本降低50%,达到每瓦时0.8元。电池系统比能量会达到210瓦时/公斤,性能比现在提高近一倍。在考虑性价比的前提下,到2020年,300km续航里程的电动车成为新常态,普遍都能达到该水平。
  燃料电池方面,燃料电池在2025年之后,续航500公里以上的车型中会形成竞争。柴油机用到的地方,燃料电池都有可能取代。但是对于续航300公里以内的电动汽车,取代传统车的可能性不大,所以要继续发展燃料电池轿车。
  增程插电混合动力系统是承前启后的主流技术方向,在整个汽车市场中也将成为主流,竞争会非常激烈。但是跟国外比较,国产插电式混动车型的油耗偏高,这是下一步要重点解决的问题,达到插电式乘用车百公里油耗低于1.3升,12米客车低于16升。
  纯电力系统是今后五年主攻方向,包括智能化、轻量化、底盘一体化。核心是提高性价比,因为高端豪华车纯电动轿车已取得商业成功,低端电动车也已广泛市场化,最难推广的就是中级家用轿车,该领域的客户更讲究性价比。所谓性价比就是电动汽车里程成本比,通过改进电池性能、提高能效、完善电池回收、加大充电设施建设等方式提高里程成本比。  

0
生成封面
网友评论
登录后才可发表评论 发布
相关文章

综合实力获认可 通达电气斩获开沃“2024 年度优秀供应商”

【EV视界综合报道】近日,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沃集团”)在南京总部召开以“开沃十五载 奋斗2025年”为主题的年度创新评比暨年度工作总结大会,通达电气凭借卓越的产品质量、优质的服务和高效的交付能力,获得颁发“2024年度优秀供应商”荣誉,这一荣誉不仅是对通达电气过去一年成绩的肯定,更是对双方长期合作、互利共赢的见证。

2025年02月13日

插混增长迅速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10年全球第一

【EV视界综合报道】2025年1月1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外发布了新能源汽车2024年12月以及2024年全年的产销最新数据。其中,2024年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3万辆和159.6万辆;2024年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而2024年12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146.3万辆,同比增长35.4%;2024年全年,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1158.2万辆

2025年01月13日

深入探讨发展趋势 奇瑞商用车召开2025年合作伙伴大会

【EV视界综合报道】2024年12月31日,“2025年奇瑞商用车合作伙伴大会”在芜湖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供应商、行业媒体等千余人共襄盛举,深入探讨商用车领域当前经营之道和未来发展趋势,分享商用车最新的创新成果和技术突破,共识发展愿景,共谋发展举措,协同打造以客户为导向的生态竞争力。

2025年01月03日

欧阳明高:新能源汽车面临三大挑战

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在2015广州国际电动汽车产业峰会上做出了以"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与趋势"为主题的演讲。总结了近年来中国新能源汽车研发与产业化推进战略与政策,并介绍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十三五"规划的科技发展目标。
evlook编辑
扫一扫阅读完整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