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特电机发布再融资预案,拟以不低于10.28元/股的价格向不超过十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9728万股,募集资金金额不超过10亿元,用于公司锂电新能源产业链的完善。
锂电产业链由此贯通
招股说明书指出,本次非公开发行所募10亿元资金,其中4.96亿元将用于年采选120万吨锂瓷石高效综合利用项目,3.08亿元用于年处理10万吨锂云母制备高纯度碳酸锂及副产品综合利用项目,剩余1.96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江特电机董秘翟忠南向记者表示,本次非公开发行主要是为了加快公司锂电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速度。公司通过“年采选120万吨锂瓷石高效综合利用项目”打造锂瓷石矿综合利用的大型现代化采选基地,对宜丰县茜坑锌多金属矿等矿区开采的锂瓷石矿进行加工。加工出的锂云母用于制备碳酸锂等锂产品,钽铌矿对外出售,长石粉作为陶瓷原料对外出售,实现锂瓷石矿高效综合利用。项目达产后,预计年均新增销售收入3.25亿元(含税),年均净利润1.01亿元。
“年处理10万吨锂云母制备高纯度碳酸锂及副产品综合利用项目”以第一个项目为基础,通过对锂云母进行深加工,制备高纯度锂产品,同时综合回收锂云母中的铷矾、铯矾、钾矾、钠矾等副产品,实现锂矿石资源综合利用。翟忠南告诉记者,10万吨锂云母制备高纯度碳酸锂项目是锂瓷石矿高效综合利用项目的后续产业,可以为公司正极材料项目提供充足的高纯度碳酸锂原料。“本次增发将打通锂电新能源上下游,公司完整的产业链将由此形成”翟忠南说。
靠山吃山围绕锂做文章
公司在2012年年报中指出,作为传统产业的电机行业受全球经济不景气影响大,尤其是起重冶金电机、风电配套电机等产品,在冶金行业持续低迷、风电行业大幅下滑的直接影响下,销售困难。除传统电机业务外,公司目前正积极布局矿产业务和锂电新能源业务,着力打造“高品位锂云母-低成本碳酸锂-高性能正极材料-电机电控-特种电动车”的一体化产业链。
宏源证券分析师赵丽明、闵丹和刘喆表示,江特电机此前已拥有规模庞大的锂矿资源。目前公司已掌握4处采矿权,5处探矿权,矿区面积达43平方公里,覆盖宜春市2县1区,矿区面积占到宜春市已探明锂矿面积的近2/3。公司现控制矿山中氧化锂已探明储量和可预测远景资源量将达到了200多万吨。
而在锂电新能源产业方面,2011年12月全资子公司江特矿业购买宜春银锂97%的股权。宜春银锂专门从事利用锂云母制备高纯度碳酸锂、氢氧化锂、氯化锂、铷盐、铯盐及其系列副产品。2012年3月开始该公司进行了中试和小规模生产。此外,公司还出资8034.46万元(占97.45%)设立江西江特锂电池材料有限公司,从事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主要包括三元材料和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批量生产。另投资3499.06万元用于电动汽车驱动技术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公司在2012年年报中表示,对产能偏小的产品,如银锂公司的碳酸锂、江特电动车公司的特种电动车,正在规划或新建厂房,尽快形成新产能;对已形成产能的产品,如江特锂电的正极材料,则力争早日达产达标。
券商分析师告诉本报记者,江特电机对锂电产业链的打造属“近水楼台”。公司所在地江西省宜春市锂资源储量丰富,宜春境内拥有世界上最大的锂矿山“宜春钽铌矿”,氧化锂的储量达到百万吨以上,占全国的31%,世界的12%。而江西省政府对宜春的定位则为“亚洲锂都”。宜春市正打造“锂矿原料→碳酸锂→锂电池材料→锂电池→锂电汽车”完整的锂电新能源产业链条。根据《宜春市锂电产业发展规划》,宜春市将以锂电汽车为目标,打造亚洲级碳酸锂生产基地,并全部本地加工成工业用品和终端产品;建成中国领先的动力锂电池生产基地;建成35万辆以上大、中、小锂电汽车生产基地。在2015年实现产值过千亿,力争突破1200亿元。
项目将逐渐步入收获期
公司2013年一季报披露,预计2013年1-6月净利润为2969万元-3779万元,同比增长10%-40%。公司表示,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是部分规格的电机产品销售订单增加,以及矿产开采量同比加大,净利润上升。
宏源证券表示,公司矿山开采业务的收益非常可观。现有在产矿山新坊钽铌矿,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2898.06万元,净利润1635.3万元,净利率56.43%。2013年开始,公司将加大矿产开采量。
中山证券李一为表示,宜春银锂500吨碳酸锂新生产线预计今年8月份投产。公司后续将陆续扩大规模,远期规划为8000吨碳酸锂。本次增发投建的“年处理10万吨锂云母制备高纯度碳酸锂及副产品综合利用项目”将建成年产8000吨碳酸锂生产线,同时回收1400吨左右的铷盐、铯盐,公司预计年均新增销售收入4.99亿元(含税),年均净利润8965.9万元。
目前公司正极材料共有6条生产线,设计产能1200吨/年,目前每月有60吨左右的销售量,按计划年底将达到设计产能,届时盈利将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