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新能源车“骗补”之殇 尘埃落定后整装待发 - EV视界
app下载

前往苹果app stroe
搜索“EV视界”下载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国内  正文

反思新能源车“骗补”之殇 尘埃落定后整装待发

9月8日,财政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投下一枚重磅炸弹,公布了业内期待已久的新能源汽车骗补企业名单,从骗补与违规谋补两大方面对涉事企业给予不同程度处罚。但在处罚之余,我们更有必要反思:究竟是什么让这些企业如此明目张胆地骗补?

国内新能源汽车“骗补”的事仍在持续发酵。

此前,财政部公布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专项检查的结果,曝光五家典型问题企业累计申报中央财政补贴资金超过10亿元,设计虚假申报或已申报未完工车辆达3500辆。 

实际上,早在今年初,国家就开始针对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骗补行为进行深入调查和严厉打击。

为何“骗补”频发?

恶意骗补,有的涉及车辆数千,资金动辄过亿元,着实让人震惊。对这样的恶劣行径,理当重罚以儆效尤。但在处罚之余,我们更有必要反思:究竟是什么让这些企业如此明目张胆地骗补?

作为市场经济活动主体,企业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此乃本分。他们之所以敢铤而走险,除了诱惑足够大,恐怕还有政策漏洞可钻,甚至不排除有监管部门某些人为其“护航”。

一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都存在补贴门槛过低、方式过于粗放等议论。以6至8米纯电动客车为例,整车总体造价不过50万元,中央财政补贴30万元,按照1∶1的配套原则,地方再补贴30万元,早已超过一辆整车的售价。试问,面对这样的政策,有多少企业能禁得住诱惑?退一步讲,就算企业不敢冒风险,也抵挡不住客户的需求。

更有一些地方政府管理部门,徒有监管之名,毫无监管之实。换言之,如果没有监管部门的一路绿灯,企业骗补能得逞吗?谁又能否认,相关监管部门没有从中分得一杯羹?

“都是骗补惹的祸”

毫无疑问,此轮新能源汽车骗补调查的结果,不仅使得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遭遇挫折,也有可能会导致国家相关部门进一步实施补贴政策紧缩。

9月9日,在财政部公布骗补名单后的第二天,中汽协副秘书长许艳华明确表示,“都是骗补惹的祸,此前汽车工业协会对今年汽车定的70万销售目标可能进行调整。”

万事皆有两面性,事实上,此次的骗补事件还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部分企业违法谋取利益的“骗补行为”对产业发展,对整个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甚至对整个国家政策的转型都有很大的伤害。而从汽车协会的角度讲,大家期待已久的“骗补名单”终于揭露了,这对行业整顿行业秩序、规范健康发展是一件好事。

随着补贴逐步退坡后,新能源汽车产业能否不依赖政策、只依靠法律法规和市场需求来拉动增长,对此企业正在进行产品战略布局和转型。而沸沸扬扬的骗补风波之后,带来的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重新整顿。

结语

不过,要从源头上解决骗补问题,新能源专家则认为,除了要严查严罚做假的企业,还要堵住可能导致骗补的各个环节漏洞。比如有牌无车,如果地方车管所加强管理,企业根本不可能有机可乘。

而在补贴政策上,也有车企高管认为,补贴发放的目的是支持产业进步,所以,除了根据续航里程来补贴,还要对新能源汽车的品质有所限定,比如对车辆安全性、可靠性等,都要有所要求,从而使没有能力造车而打着新能源幌子骗补的企业,主动淘汰。

0
生成封面
网友评论
登录后才可发表评论 发布
相关文章

综合实力获认可 通达电气斩获开沃“2024 年度优秀供应商”

【EV视界综合报道】近日,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沃集团”)在南京总部召开以“开沃十五载 奋斗2025年”为主题的年度创新评比暨年度工作总结大会,通达电气凭借卓越的产品质量、优质的服务和高效的交付能力,获得颁发“2024年度优秀供应商”荣誉,这一荣誉不仅是对通达电气过去一年成绩的肯定,更是对双方长期合作、互利共赢的见证。

2025年02月13日

插混增长迅速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10年全球第一

【EV视界综合报道】2025年1月1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外发布了新能源汽车2024年12月以及2024年全年的产销最新数据。其中,2024年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3万辆和159.6万辆;2024年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而2024年12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146.3万辆,同比增长35.4%;2024年全年,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1158.2万辆

2025年01月13日

政府公务用车将带头使用新能源汽车 特定场景需100%采购

【EV视界综合报道】2024年12月30日,财政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新能源汽车政府采购比例要求》的通知。采购人应当加强公务用车政府采购需求管理,充分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功能、性能等情况,结合实际使用需要,带头使用新能源汽车。主管预算单位应当统筹确定本部门(含所属预算单位)年度新能源汽车政府采购比例,新能源汽车可以满足实际使用需要的,年度公务用车采购总量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原则上不低于30%。

2024年12月30日

反思新能源车“骗补”之殇 尘埃落定后整装待发

9月8日,财政部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投下一枚重磅炸弹,公布了业内期待已久的新能源汽车骗补企业名单,从骗补与违规谋补两大方面对涉事企业给予不同程度处罚。但在处罚之余,我们更有必要反思:究竟是什么让这些企业如此明目张胆地骗补?
evlook编辑
扫一扫阅读完整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