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将加快实施专项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十三五”实现全省县级以上城市5公里充电圈全覆盖……昨日,“贵州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新闻发布会在贵阳召开,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能源局局长张应伟向媒体发布,到2020年全省建成集中式充电站160座、分散式充电桩过8.5万个,满足1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
作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示范作用。为此,我省将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建设列入“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列入了全省第一批大生态工程包和绿色经济“四型”产业发展引导目录。
张应伟介绍,我省编制完成了《贵州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16-2020年)》,配套制定《贵州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印发《贵州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办法(暂行)》。
充电基础设施专项规划(2016-2020年),是“十三五”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总体部署。按照适度超前、站桩先行的原则,提出到2020年全省建成集中式充电站160座、分散式充电桩过8.5万个,满足10万辆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从举措上来看有两大亮点,一是设计了全省统一的充电基础设施标识标志;二是着力打造全省统一的充电云平台。
专项规划还明确6项重点任务:优先发展公共服务领域充电基础设施,推动用户居住地、单位内部停车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城市公共充电设施建设,加快示范推广地区充电网络建设,推动城际快速充电网络建设,大力推动旅游景点及高速公路充电服务网络建设。提出4项保障措施:同步建设充电基础设施信息监管平台,创新推动“互联网+”充电服务;加强配套电网建设,完善供电服务;积极引入社会资本,鼓励拓展多种商业模式;开展试点示范,探索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型模式。
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是专项规划的阶段安排和攻坚部署,提出:到2018年建成充电站100座、充电桩约5.35万个,力争实现全省88个县(区)、248家景区充电设施全覆盖,建设全国首个充电设施智能监控平台,形成全国一流的充电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并且,提出“六进一上”7个重点领域,即充电设施进机关、进社区、进园区、进景区,进城市人口集聚区、进公共服务,上高速公路。同时,明确云覆盖、统一标识、试点示范、创新模式4项保障措施。
《贵州省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运营管理办法(暂行)》是实施专项规划和三年行动计划的政策和制度保障。明确:充电设施建设运营企业需要满足的条件、项目备案部门及流程、电网企业配套线路建设要求等;规定所有充电设施都要与贵州省电动汽车充电设施运营监控与服务平台联网,实现互联互通;制定充电基础设施电价、接入电网系统、用地等支持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