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斌:汽车供应链生态脆弱是缺乏融合协同创新 - EV视界
app下载

前往苹果app stroe
搜索“EV视界”下载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人物  正文

陈斌:汽车供应链生态脆弱是缺乏融合协同创新

【EV视界报道】10月15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21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举办,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陈斌发表题为《融合发展、协同创新,打造汽车供应链新生态》的演讲,他指出,汽车供应链生态的脆弱,折射出我国制造业在构建供应链生态上最大的障碍是体制障碍,缺乏融合、缺少协同,缺失信任,他呼吁打通部门界限、打破行业壁垒、打开企业围墙,融合发展、协同创新,打造汽车供应链新生态。

一、“芯片”对汽车供应链的影响带来的思考

当前,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政治、世界经济和全球治理产生了多重影响,全球极端天气频发,大宗商品价格暴涨,供应链危机冲击着世界经济,给经济复苏带来了新的阻碍。以往在汽车供应链上并未引起我们足够重视的“芯片”,却对我国汽车产销产生巨大的影响,今年5-9月,连续五个月产销量同比下降。按此推测,全年有可能减产约200万辆。不仅如此,“芯片”短缺带来的影响,还波及到我国手机、机床(数显)、家电、笔记本电脑等制造业诸多领域,,一些高端芯片的短缺甚至波及到我国测量、控制、试验、检测等仪器仪表行业(单片机、A/D转换器),成了制约我国科技企业创新发展的“绊脚石”。

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也是汽车生产和消费大国,连续十几年汽车产销量世界第一,但是一个“芯片”就可以影响一年几百万辆汽车的产销,汽车供应链生态的如此脆弱,是我国制造业供应链生态脆弱的集中反映。这只是“芯片”的影响,令人担心的还有工业传感器、基础工业软件、特种原材料、精密仪器仪表等一系列供应链上严重依赖进口的产品,一旦出现天灾人祸,可能会造成更大的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在《国家中长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若干重大问题》中指出,要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并强调产业链、供应链在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这是大国经济必须具备的重要特征。如此看来,一个健康繁荣的供应链生态对中国制造业是多么重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造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每一个行业都能拿出在国际上也毫不逊色的标志性产品来。但在相关行业看来,只要是涉及到机电仪一体化跨界融合的产品,涉及到制造、材料、信息技术融为一体创新发展的高端装备,总感觉差强人意,与其所需相距较远。

很多制造业界人士认为,“机械行业在专用生产设备、专用生产线、专用检测设备重视不够,精力都放在重大技术装备和通用设备上,致使企业生产线上所需关键设备几乎完全依赖进口,体现在汽车领域尤为突出。”但机械行业人士很委屈,“我们已经很努力了,进步也很大,并且也很愿意为你们提供服务,但你们都不配合,也不愿采用,只相信和依赖进口设备。”

一些制造业界人士反映,电子信息行业根本不重视基础元器件的制造和基础工业软件的研究开发,重点都放在消费类电子和信息产业的应用端上,致使“芯片”、传感器等工业用高端基础元器件和开发软件几乎全部进口。而电子信息产业方面却认为,这些产品已经是全球化的商品了,即便花费巨大成本成功研发出来,可能也没有人愿意采用新产品,而是到国际市场上采购成熟产品。搞创新的企业投入产出比太低,所以至今仍然难以破局。

此外,还有一些制造业界人员议论,许多国产产品质量不可靠、精度不高、寿命不长,与原材料水平有着很大关系。钢铁、有色金属等原材料行业只重视建筑材料、电线电缆、铝合金门窗等量大面广的产品生产,要求不高但经营效益好。而装备制造业行业所需的关键特种材料,由于参数要求高、需求量又少,原材料企业难以承受高昂的研发和制造成本而不愿涉足,几乎都依靠进口。

作为供应商都想竭尽全力地为用户提供服务,但技术进步需要在实践应用中不断改进完善,得不到用户的信任与支持,创新开发的产品却往往被要求技术指标与国外相同,价格、周期却大大低于国外供应商。而作为用户方,总感觉国内产品与国外相比有差距,同时担心出现问题被追责,能进口则进口,何况很多领域国家还有鼓励进口的优惠政策。

由此可见,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过程中反映出的供应链上所有的断点、堵点、难点及短板现象,归根结底都是由于行业间融合发展缺失,协同创新不够造成的。在以往的发展过程中不重视生态协作,缺乏构建供应链生态的协作能力。

汽车供应链生态的脆弱,折射出我国制造业在构建供应链生态上最大的障碍是体制障碍,缺乏融合、缺少协同,缺失信任。部门有界限,行业有壁垒,企业有围墙,反映在国有企业身上尤为突出。这些问题成为我国制造业当前在构建供应链新生态、推动创新发展和高质量发展最大的障碍。

二、打通部门界限、打破行业壁垒、打开企业围墙,融合发展、协同创新,打造汽车供应链新生态

打造汽车供应链新生态,需要国家有关部门、各相关行业、各相关企业的共同努力。破除传统的思维观念,改革原有的管理模式,通力合作,协同创新,打通堵点、连接断点、攻克难点。

国家有关部门在组织安排各类专项、各种实施方案、各个攻关项目时,一定要立足整体,围绕目标、统筹全局、运用系统思维去考虑和组织协调供应链生态的构建,主动与各相关部门充分协商。要注意抓住供应链上的每一个环节,环环相扣、链链相接,既要有领军企业,也要有“专精特新”企业。充分协调最重要的目的是要避免重复支持。我们的一些管理部门,能做的事情、容易出成绩的事情都在支持,这就导致同样的项目各部门都在安排;但关键问题、难点堵点却都在回避,甚至相互推诿,最后丧失的是时机,浪费的是时间。所以,要构建良好的供应链生态,部门的界限首先必须打破。

我国制造业各行业的管理体制是上世纪电气化时代形成的,行业管理是从原有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逐步演变至今的,经过改革开放和职能转变,专业管理部门已经撤销,行业发展基本适应了市场经济的需要。但不得不说,行业之间的隔阂仍在,行业间的名利之争仍在。在经济发展高速增长的时期,行业各自发展得都很成功,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产业发展步入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的是跨行业的融合发展和协同创新。特别是传统制造业,之所以多年来转型升级困难重重,行业发展步履维艰,跟缺乏与相关行业的融合发展密切相关,所以行业壁垒必须打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工业最成功之处在于它有着海纳百川的胸怀,容纳着计划经济年代成立的国有企业,对外开放以后设立的三资企业、改革大潮中闯荡出来的民营企业,以及新世纪以来创新发展的高新技术企业。正是有这些企业在最开放、最庞大市场上的充分竞争和创新发展,使得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光彩耀目,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而这其中,我国新能源汽车在短短十几年时间呈现出的高速、蓬勃发展的势头,充分能体现了民营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的优越性,吸引全世界的优秀人才,融合各行各业的业务专长,采纳国内外的专精特新产品,把企业的融合发展和协同创新推到一个新的高度,创造出一个新的企业发展模式。作为汽车行业主要力量的国有企业,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没有一家企业能够独自面对当今这个复杂的世界,要彻底打开企业围墙,敞开胸怀,以包容的心态与产业链上的各类企业密切合作,为构建汽车供应链新生态做出贡献。

1
生成封面
网友评论
登录后才可发表评论 发布
相关文章

为期三天的2023新汽车CES完美落下帷幕

2023年11月12日,为期三天的2023新汽车CES完美落下帷幕。 2023新汽车CES主要包含2023世界新汽车技术合作生态展、2023中国汽车供应链峰会、第八届铃轩奖盛典、新汽车投资人俱乐部成立仪式等活动内容。

2023年11月13日

2023中国汽车供应链峰会第二天,主零大咖纵论星辰大海

11月11日,2023中国汽车供应链峰会(CASCS)进入第二天日程。 “我们在新汽车时代,在如此卷的当下,确实不能沉迷于卷,或者被迫拉下水,还是要坚持真正的长期主义,强调合作,强调生态,强调开放,强调星辰大海。”

2023年11月12日

为期三天,精彩纷呈,2023新汽车CES

11月10日上午10时许,轩辕之学校长、汽车商业评论总编辑、世界新汽车技术合作生态协会理事长贾可博士携9位主机厂领导人、3位零部件企业领导人按下启动键,2023新汽车CES正式在昆山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

2023年11月11日

陈斌:汽车供应链生态脆弱是缺乏融合协同创新

【EV视界报道】10月15日,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联合主办的“2021中国汽车供应链大会”举办,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陈斌发表题为《融合发展、协同创新,打造汽车供应链新生态》的演讲,他指出,汽车供应链生态的脆弱,折射出我国制造业在构...
杨晓红编辑
扫一扫阅读完整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