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携手美国科创公司Nuro 联合发布纯电动无人驾驶配送车 - EV视界
app下载

前往苹果app stroe
搜索“EV视界”下载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国内  正文

比亚迪携手美国科创公司Nuro 联合发布纯电动无人驾驶配送车

当地时间2022年1月12日,由比亚迪与美国科创公司Nuro(下称“Nuro”)联合研发设计的第三代纯电动无人驾驶配送车正式发布。该项目于2019年8月正式启动,计划于2023年初投入量产,将为当地消费者提供更智能、更环保的配送服务。

比亚迪与Nuro联合研发设计的第三代纯电动无人驾驶配送车

Nuro由谷歌自动驾驶团队前首席工程师朱佳俊和 Dave Ferguson 于2016年在硅谷创立,该公司专注于研发自动驾驶的货运车辆,曾先后推出两代自动驾驶配送车,用于餐馆、杂货店等场景的送货服务。2019年2月,Nuro获得由日本软银集团投资的9.4亿美元,进一步扩展其车队及配送服务的覆盖范围。2021年11月,Nuro宣布完成6亿美元D轮融资。同年,Nuro与FedEx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并与达美乐披萨在休斯顿开展试点配送服务。截至目前,Nuro已在德克萨斯州、亚利桑那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社区顺利完成自动配送试运行。

第三代纯电动无人驾驶配送车用于物流配送服务

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导者,比亚迪在电动化技术领域有深厚的技术积淀。本次合作中,比亚迪负责整车开发、车辆测试以及生产制造,同时提供刀片电池、电机、电控及人机交互等核心一级总成部件。Nuro提供自动驾驶、网关、控制模块和传感器等技术。整车生产由比亚迪中国工厂完成,车辆动力电池及自动驾驶零部件的组装均由比亚迪美国兰卡斯特工厂完成。

依托双方先进技术,第三代自动驾驶配送车具有更大的承载量以及更高的安全性。新车型的货运量为上一代车型的两倍,同时配备隔板,给予用户更灵活的储物空间。车内还搭载温控隔间,保证货物处在合适的温度。此外,还配备外部安全气囊以及多模式传感套件,包括摄像头、激光雷达和热成像摄像头等,可全方位感知周边环境,极大保障了道路和行人的安全。

第三代自动驾驶配送车具有更大的承载量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兼比亚迪北美分公司总裁李柯表示:“比亚迪将利用美国兰卡斯特工厂的制造技术助力Nuro实现产品革新,同时,也为当地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双方将共同开发这款具有变革意义的自动配送车,为美国带来更安全、更清洁、更智能的物流服务。”

Nuro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朱家俊表示:“比亚迪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制造商之一,我们很高兴能与比亚迪达成合作,进一步加速Nuro无人驾驶配送车的商业化进程。比亚迪拥有全球供应链,我们期待其硬件技术成为创新自动驾驶汽车的一部分。未来,这款配送车将在美国特定的公共道路区域运营。我们计划通过与比亚迪的合作,推进自动驾驶汽车的大规模生产,为改善道路安全、空气质量和物流效率作出努力。”

比亚迪与Nuro携手,不断通过技术创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双方互相助力,共同打造安全、环保、便捷的配送方式,探索纯电自动驾驶领域的新机遇,推动绿色物流发展实现新突破。

0
生成封面
网友评论
登录后才可发表评论 发布
相关文章

13.58万起,颠覆中级SUV智驾标准,比亚迪宋L DM-i智驾版来了!

近日,比亚迪召开智能化战略发布会,集团总裁王传福宣布:“比亚迪全系车型都将搭载天神之眼”,正式把市场领先的智驾能力下放到了旗下各大主流车型上!在竞争激烈的中级SUV市场,强势产品比亚迪宋L DM-i也迎来了升级的智驾版,主要包含五种配置,指导价区间13.58万元-17.58万元。

2025年02月17日

即将大规模交付 地平线征程6首发落地比亚迪天神之眼

【EV视界综合报道】2025年2月10日,比亚迪在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重磅发布全民智驾战略,并推出天神之眼C高阶智驾三目版(以下简称天神之眼C)。此次发布标志着地平线最新一代车载智能计算方案征6系列正式全球首发落地比亚迪天神之眼。作为比亚迪两家核心车载智能计算方案合作伙伴之一,地平线依托行业领先的软硬结合创新技术,助力比亚迪持续降低智驾使用门槛,开创全民智驾新时代。

2025年02月13日

比亚迪智驾“核弹”,车企大佬们的“生死局”

2月10日,比亚迪的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王传福如同一位扔下核弹的将军,宣布比亚迪全系车型将搭载 “天神之眼” 高阶智驾系统,10万元级以上车型全系标配,10万元级以下车型多数搭载。这一消息,宛如汽车界的 “核弹” 爆炸,瞬间引发行业内外的强烈震动。

2025年02月13日

比亚迪携手美国科创公司Nuro 联合发布纯电动无人驾驶配送车

当地时间2022年1月12日,由比亚迪与美国科创公司Nuro(下称“Nuro”)联合研发设计的第三代纯电动无人驾驶配送车正式发布。该项目于2019年8月正式启动,计划于2023年初投入量产,将为当地消费者提供更智能、更环保的配送服务。
王坚编辑
扫一扫阅读完整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