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12日工信部公开征求对《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的意见,征求意见稿称,要严格控制新上单纯扩大产能、技术水平低的锂离子电池行业项目。企业应满足以下规模要求:电池年产能不低于1亿瓦时;正极材料年产能不低于2000吨;负极材料年产能不低于2000吨;隔膜年产能不低于2000万平方米;电解液年产能不低于2000吨,电解液质产能不低于500吨。企业申报时上一年实际产量不低于实际产能的50%。
干法单向拉伸法:纵向拉伸强度≥110Mpa,(120℃,1h)热收缩率≤5%;横向拉伸强度≥10Mpa,(120℃,1h)热收缩率≤1%;穿刺强度≥0.133N/μm;孔隙率33~55%;透气度(150–600)s/100ml。
干法双向拉伸法:纵向拉伸强度≥100Mpa,横向拉伸强度≥25Mpa,(120℃,1h)热收缩率≤4%,穿刺强度≥0.133N/μm,孔隙率33~55%,透气度(150–600)s/100ml。
湿法双向拉伸法:纵向拉伸强度≥100Mpa,横向拉伸强度≥100Mpa,(120℃,1h)热收缩率≤12%,穿刺强度≥0.204N/μm,孔隙率33~55%,透气度(150–600)s/100ml。
鑫椤资讯针对此次行业规范的内容解读,就隔膜方面主要还是基于国内目前隔膜生产三种不同的工艺进行要求的。我国隔膜生产商目前有近三分之一以上的产能工艺是采取的干法双拉的工艺,在我国中低端市场占据很大的比例,此工艺的优点是非常均匀,能做多层复合膜,它的缺点是做得薄了以后强度降低,而且此工艺做出的电池隔膜目前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比比较小。干法单向是全球市场最早认可一套成熟工艺,目前国内沧州明珠和深圳星源都是用的此工艺,其产品也率先进入知名电芯企业采购名单。湿法工艺的优点是能够将隔膜做得比较薄,但是缺点是只能生产PE的,目前市场用湿法工艺的企业比如:沧州明珠;深圳星源;新乡中科科技;佛山金辉;河北金力;天津东皋等。2014我国隔膜生产企业40多家,设计产能约为8亿平方,但真正能够形成量产的也就十几家,还有十几家基本上达不到要求,还有十几家基本上没有产能。2014国产隔膜市场占比较去年的50%提升至70%。总的来讲,作为中国这个生产大国来说,全球70%的隔膜市场依然被美国、日本和韩国企业占据,替代国内进口和进军国际化市场潜力,国内的隔膜企业还是有非常大的发展潜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