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14日,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与中国储能网主办,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和中国投资协会储能产业投资促进中心联合支持的第五届中国国际储能大会在上海浦东盛高假日酒店隆重召开。据中国国际储能大会组委会秘书处负责人介绍,本次会议邀请了来自美、日、德、韩、英、澳、加、中等国内外19位前沿科学家发表精彩演讲,就进一步加强政策制定者、前沿专家以及优秀企业高层代表之间的交流,对当前急需开发的储能技术及商业化运营模式提出判断与建议。同时,对推动国家层面加大储能研发的投入力度,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制定明确的中长期产业发展规划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彦龙在致辞中指出,储能作为未来发展最具前瞻性的技术,需要将不同的储能技术体系、生产体系和资本市场需求有力地结合起来,再加上能源转型的紧迫压力,中国储能产业没有理由不发展,也没有理由不走在世界的前列。
中国工程院杨裕生院士强调“十三五”蓄电池的重点任务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四大品种电池(主要涵盖磷酸铁锂离子电池、铅炭电池、超级电容器、各种液流电池)要进一步提高性价比;第二,寿命重于比能量,高安全性更要列首位;第三,研发新型储能电池,要甘坐几年冷板凳。把现有电池的优点集中起来进行考虑,将一个各方面都有相当水平的电池作为我们规模储能电池之用。
中科院电工所顾国彪院士建议利用当地的风电资源对电动汽车电池充电,这样的电动汽车才能真正叫做新能源汽车,而不是现在的虚名新能源车,因为它没有利用新能源,仍然利用火电和水电。同时他还强调应该发展分布式能源,要有先进的能源系统与储能系统,只有这样才能有力解决我们国家能源问题。
C—Rate Solutions LtdCEOBrent Perry先生认为,因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需要有专门的商业方案去解决,在保障成本的同时,兼顾可靠性、安全性和环保性。可靠性主要涉及电力设备的寿命及运营模式的效率;安全性主要是指目前的电池使用,只有研发出真正安全高效的的电池,才能保障能被有效客户端的利用,而环保则贯穿整个方案。
美国能源部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首席科学家John Lemmon在做“创新型电网储能技术”的演讲中以美国电力格局为例,指出以可再生能源发电替代传统能源发电已是大势所趋,储能市场我们可以看到,本来电力行业是一个很传统很保守的行业,现在我们需要去考虑怎么样把我们的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做得更加灵活。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岳建华指出,随着技术不断地进步,将先进的氢制备技术和氢能综合利用技术有机结合,最终这项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应用的能力,这将对于我们国家目前严重的雾霾治理、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生态恢复、可持续发展和能源安全都应该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阳光电源公司市场总监张彦虎认为,储能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在整个发电、输电、配电、用电的层面上都有储能发挥作用的场景,储能系统里面的储能逆变器作为一个桥梁,起到了非常关键性作用。
更多嘉宾精彩报告内容,我们近期将一一发布,敬请关注!感谢中国国际储能大会特邀嘉宾主持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陈永翀教授,中聚(杭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张建兴副总经理的精彩主持!感谢科陆电子、阳光电源、比亚迪、华富储能、CCT、圣阳电源、CATL对本次大会的大力支持!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顾国彪院士做报告
中国工程院杨裕生院士—蓄电池:正确认识&合理使用
Brent Perry:兆瓦级电力储能,改善船舶与电网面临的挑战
美国能源部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首席科学家John Lemmon博士:创新性电网储能技术
内蒙古电力集团副总工程师岳建华:利用先进水电解制氢、储氢与氢能综合利用技术推动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展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教授Peter Hall:适用于分布式电力存储的经济高效型电池
澳大利亚CCT环境技术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Patrick Glynn博士:CCT高热能存储技术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张彦虎
杨裕生院士、顾国彪院士、来小康、Patrick Glynn等前沿科学家互动交流
会议现场
会议现场
会议现场
英国伯明翰大学丁玉龙教授—储热和储冷:跨10个量级的挑战和最新进展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与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华民:液流电池技术最新进展
澳大利亚储能产业联盟指导委员会委员/悉尼大学教授Tony Vassallo:分布式电池储能在澳大利亚的潜在作用
中外嘉宾交流互动
清华大学教授戴兴建:飞轮储能技术的特点与应用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黄世霖:大力推广锂离子电池在储能领域应用
普天新能源责任有限公司副总傅毅: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中储能技术应用的初探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博格仁:储能基本构造及其全球应用
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储能事业部总工:阮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