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籍京牌沪籍沪牌 京沪网约车细则正式公布 - EV视界
app下载

前往苹果app stroe
搜索“EV视界”下载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国内  正文

京籍京牌沪籍沪牌 京沪网约车细则正式公布

备受瞩目的京沪两地网约车新政终落地,此前颇受争议的对司机本地户籍和车辆本地车籍的限制并未松动。12月21日下午,北京和上海两地几乎同时发出了最终的网约车细则,和征求意见稿相比,主要变动体现在对车辆轴距和排量的放宽,北京对网约车平台给予五个月过渡期。

北京市政府网站发布《北京市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北京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实施细则》、《北京市私人小客车合乘出行指导意见》三份配套文件,与10月8日公布的征求意见稿相比改动不大。

北京细则对车辆要求放宽:规定5座三厢小客车排量从不小于2.0升或1.8T调整为不小于1.8升,车辆轴距(包含新能源车)从不小于2700毫米调整为不小于2650毫米,去掉了7座乘用车车长大于5100毫米等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给予网约车平台5个月缓冲期。对于司机年龄的限制由原来的驾驶员男不超过60岁,女不超过55岁,变为“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 ”。

上海政府发布《上海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若干规定》(沪府令48号,下称《细则》)和此前征求意见稿变化不大。只取消了原草案中的第九条第二款:持有本市公安机关核发的机动车驾驶证,此外,对于车辆的轴距则放宽到2600毫米。

记者了解,10月31日,该《细则》已在上海市政府第131次常务会议上通过。

上海交通委表示,之所以坚持“沪牌沪籍”,首先是根据上海坚持综合交通发展战略和公交优先发展战略,作为个性化交通,网约车应坚持适度发展的原则。其次,交通运输部《暂行办法》中有相应的规定,网约车不可异地经营。第三,上海的相关政策,对小客车的拥有和使用进行了控制,尤其对外牌车辆实施了一定的限行措施。依据目前实施的限行措施,仅有在本市注册登记的车辆才能提供全时段全路段的出行服务。因此规定在本市注册登记的车辆才能在本市区域内从事网约车经营。

上海交通委强调,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七部委联合发布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中明确,网约车经营服务属于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的一种类型,本市地方性法规《上海市出租汽车管理条例》规定了只有本市户籍的人员方能从事出租汽车营运服务。因此本市明确,网约车驾驶员应具有本市户籍。

各网约车平台迅速回应

两地网约车新政正是公布之前,各大网约车已经对其细节有所了解。多家平台第一时间做出回应。首汽集团旗下首汽约车称,这标志着北京网约车行业终于进入有法可依的时代,首汽约车将贯彻《细则》要求,合规经营。

首汽约车称已覆盖33城,15000辆网约车,驾驶员与车辆全部为“京籍京牌”,已完全符合北京市对网约车行业的准入要求。

滴滴回应称,北京、上海正式发布的网约车实施细则朝着更合理和宽松的方向做了修改,这使得网约车平台能有更多时间来适应新政要求,也有更多低排量车辆符合规定。未来一段时间,更多城市会陆续出台网约车实施细则。

滴滴希望在车辆轴距、排量、车价、车龄以及过渡期等方面制定出更加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政策,也希望能与司机、合作伙伴等平稳度过过渡期。

神州官方回应称,征求意见稿变化不大,仍将支持,神州车辆符合细则要求,但户籍的规定会增加成本,接下来会跟各地主管部门积极沟通配合。

户籍车籍不放松 业内已有预期


今年10月8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地先后发布网约车细则征求意见稿,其中北京、上海对于本地户籍、车辆轴距等的严格限制引发舆论争议,而上述监管措施要传递信号明显,即控制网约车数量,对其监管向出租车监管模式靠拢。

据记者了解,滴滴出行创始人兼董事长程维,曾在今年9月底主动找上海交通委沟通,但政府相关负责人认为其放松对外地车的管控,并不配合政府工作,最终程维无功而返。

而今年7月,交通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的网约车新政给予网约车合法身份后,滴滴原本对各地细则出台有一定心理准备,但北京、上海等地方细则的严厉程度仍超预期,仅司机户籍一条限制,就将对各大平台带来影响。

此前多位业内人士估计,北上广深、杭州及成都6座城市是网约车的主力阵地,这部分城市的订单量约占全国订单的六成。而彼时滴滴也在公开回应中称,上海滴滴平台的40万注册车辆和司机中,活跃司机和车辆在4-8万,但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车辆和司机符合规定。

11月1日,按照7月交通部的规定,网约车新政开始实施,但记者统计,仅有杭州、宁波、泉州和莆田四座城市发布正式的实施细则。

备受瞩目的北京和上海的网约车细则早已完成意见征求,却迟迟未公布。多地相继出现滴滴等网约车平台车辆被执法、扣押等现象。

平台已开始调整

政策僵持的背后,是各方势力的博弈。滴滴的股东有腾讯、阿里,也有中投、中国人寿、中信等国有资本,相关游说一直未停歇。

同时,滴滴也不断加强与传统出租车公司的融合,推出司机精准培训体系、在多地开通实时公交查询业务、上线人脸识别等,称与150多家出租车公司达成合作,意在将管理模式、技术经验逐步融合到出租车体系内,帮助出租车公司提升管理效率;近期还上线地铁、公交附近的接驳车,布局最后三公里。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陈宏民评价称,滴滴采用的是“不倒翁战略”,以应对巨变之后的渐变,把“出租车”、“专车”、“顺风车”和“快车”等捆绑在滴滴出行的大平台上,在各类场景下均有合适的车辆应用。

不过,彼时据记者了解,北京、上海对于本地户籍、车辆的限制不会放松。同时,网约车平台仍需面临重重关卡。12月15日,网约车新政中规定司机需持证上岗,第一场杭州网约车司机从业资格考试开考,虽有1262人提交考试申请,但符合参考资格的581人中,只有117人参加考试;而据滴滴此前公布的数据,截至2016年8月,滴滴为杭州提供48.4万个就业机会(包含专快车和代驾司)。

另一方面,以首汽、大众为代表的传统出租车公司也在不断布局线上。11月14日,大众出行和首汽约车宣布达成平台联盟,双方将在平台和技术层面进行打通,实现首汽约车、大众出行的用户可在北京、上海等多地预约到两家公司的车辆。两家均在各地接入出租车和租赁公司,业务模式与滴滴平台趋同。

北京发布网约车经营服务管理细则

法制网北京12月21日讯 记者王斌 今天,北京市《网约预约出租车经营服务管理细则》正式对外发布。

该细则规定,网约车平台经营期为4年,到期经审核合格后可延期,网约车平台要依法承担承运人责任、安全生产责任和相应的社会责任,承担车辆、驾驶员的安全管理职责以及为人员和车辆购买相关保险。

根据细则,北京网约车辆需在北京市登记,要满足北京市公布实施的最新机动车排放标准,即,5座三厢小客车排气量不小于1.8L,车辆轴距不小于2650毫米,含新能源车;驾驶员准入方面,要求驾驶员需具有北京市户籍,也就是在车辆和司机准入方面,北京市依旧延续了此前“京车京人”的规定,此外细则还规定网约车司机的驾驶证件需为北京市核发,接入网约车平台的个人和车辆必须经过审核,具备相关资质后方可上路参与营运。

新政发布后,网约车将与传统出租车在价格、营运车辆规格、营运规范等方面进行错位发展,形成差异化经营。


上海网约车细则正式落地 仍坚持“沪人沪牌”

经过两个多月时间的酝酿,备受瞩目的上海版网约车细则在今天(21日)下午正式发布并开始实施。跟10月8号公布的草案相比,其中原则性的规定并未改变,上海市仍坚持网约车需“沪人沪牌”。

1. 仍坚持“上海人”“ 上海车”。明确“网约车应在上海市注册登记,达到上海市规定的机动车排放标准”、且“驾驶员应为本市户籍”。

2. 网约车车辆轴距条件放宽为“达到2600毫米以上”,不再区分燃油车辆和新能源车辆。

3. 不再要求网约车驾驶员“持有本市公安机关核发的”机动车驾驶证。

4. 规定网约车驾驶员不能“扫马路”和站点候客——“不得巡游揽客,不得在机场、火车站巡游车营业站区域内揽客”。网约车,则只能通过预约方式提供服务。

5. 针对合乘车,对“人车绑定”的要求调整为以家庭为单位。

6. 为解决“打车难”问题,将综合考虑人口数量、车辆里程利用率、城市交通拥堵状况等因素,定期评估并动态调整出租汽车运力的投放规模。

7. 新政不设缓冲期,即日起正式实施。

0
生成封面
网友评论
登录后才可发表评论 发布
相关文章

综合实力获认可 通达电气斩获开沃“2024 年度优秀供应商”

【EV视界综合报道】近日,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开沃集团”)在南京总部召开以“开沃十五载 奋斗2025年”为主题的年度创新评比暨年度工作总结大会,通达电气凭借卓越的产品质量、优质的服务和高效的交付能力,获得颁发“2024年度优秀供应商”荣誉,这一荣誉不仅是对通达电气过去一年成绩的肯定,更是对双方长期合作、互利共赢的见证。

2025年02月13日

插混增长迅速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10年全球第一

【EV视界综合报道】2025年1月1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外发布了新能源汽车2024年12月以及2024年全年的产销最新数据。其中,2024年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3万辆和159.6万辆;2024年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而2024年12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146.3万辆,同比增长35.4%;2024年全年,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1158.2万辆

2025年01月13日

政府公务用车将带头使用新能源汽车 特定场景需100%采购

【EV视界综合报道】2024年12月30日,财政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新能源汽车政府采购比例要求》的通知。采购人应当加强公务用车政府采购需求管理,充分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功能、性能等情况,结合实际使用需要,带头使用新能源汽车。主管预算单位应当统筹确定本部门(含所属预算单位)年度新能源汽车政府采购比例,新能源汽车可以满足实际使用需要的,年度公务用车采购总量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原则上不低于30%。

2024年12月30日

京籍京牌沪籍沪牌 京沪网约车细则正式公布

备受瞩目的京沪两地网约车新政终落地,此前颇受争议的对司机本地户籍和车辆本地车籍的限制并未松动。12月21日下午,北京和上海两地几乎同时发出了最终的网约车细则,和征求意见稿相比,主要变动体现在对车辆轴距和排量的放宽,北京对网约车平台给予五个月过渡期。
evlook编辑
扫一扫阅读完整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