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Google 的无人驾驶汽车就要在山景城上路测试了。然而每当被堵在上班的路上时,都还是觉得无人驾驶离我们还很遥远。且不谈像 Google 一样激进创新的科技公司太少,政府部门和既得利益者又往往对科技的新兴力量持以保守态度。
而在新加坡纬壹科技城(one-north)则是另一番景象:交通部门正在积极征集无人驾驶汽车的试验。
纬壹科技城是一个主要由新加坡政府注资 150 亿星币建立的高新科技园区,建于 2001 年,占地面积约为 2 平方公里,汇聚了生物医学、信息科技、数字媒体三大产业。
去年8月,成立了新加坡自动驾驶汽车动议委员会,用于监管自动驾驶汽车的研究和测试。最初会在纬壹科技城中进行试验,在一定时间内的试乘可能是免费的,而且乘坐者仅限于在这个园区工作的员工。
这一基本设想是,像叫 Uber 一样:人们可以通过智能手机随时来呼叫无人驾驶服务。
这项试验则是由新加坡的土地与交通部门(Land Transport Authority, LTA)主导的。其在六月初提出的一份动议中称:
为了将这些可能性带到现实中来,我们希望在纬壹科技城创造一个开放的平台。业界、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可以联合起来进行验证概念的(Proof-of-Concept)试验,作为在其他地区推广这项功能的基础。
新加坡与麻省理工学院联合成立的研究组织(Singaport-MIT Alliance for Research and Technology,SMART)早已在研究无人驾驶的可能性。它是第一个提出申请试验的组织,他们希望能够快速得到测试许可。
Frazzoli是 SMART 的首席调查员,她认为“无人驾驶最大的好处是让共享汽车和拥有汽车一样方便,又像公共交通一样可持续发展、规模可控。”
如果说无人驾驶在美国目前的应用是在高速公路上,那么它对于新加坡这个弹丸之国有着另一种非同一般的意义。
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面积约为 700 平方公里,550 万人口,相当于一个中型的二线城市。由于国土面积小,寸土寸金,现实情况是,在新加坡开车非常昂贵:居民为买一辆车要支付6 万美元,而且牌照只持续10 年。有夸张的进口税。一个新加坡人会为一辆丰田普锐斯付出 15 万美元以上。
2015 年 3 月,新加坡共有 28672 辆出租车,6 大出租车公司运营的 7 种车型。几乎遍布全城的轨道交通系统仍然是最便利的公共出行方式。
如果无人驾驶出租车能够取代私家车和现有的出租车,将极大地改善城区中的路况。但前提是它们能够系统性地运行,而且能够与其他车辆和行人沟通。
严格来说,SMART 正在研制的并不是新加坡的第一辆无人驾驶车。去年秋天,SMART 团队和新加坡国立大学联合推出了两款可以自动驾驶的电动游览车,以供游客乘坐游览公园。
这两款游览车分别名为 DJ (Driverless Jockey) 和 BX (Buggy Xtreme),能够搭载 3 位游客,时速在 10 千米以内。
要使用这些游览车,游客首先要在SMART 网站上注册,然后便可以通过手机 app 预订车辆。在网站和 app 上,可以随时查看它们的位置。
所有的无人驾驶游览车构成了一个交通系统:一块触摸屏取代了方向盘,乘客可以用它来选择目的地;在行车途中,车与车之间也能通讯、交换彼此的位置,以提高整体的运输效率。
尽管这些游览车与真正上路的无人驾驶汽车还有距离,但它还有一个目的,即了解如果你把这样的技术放在人们面前,他们会拥抱它,还是远远躲开?
2011 年新加坡有 78 万载客车辆。据 Frazzoli估计,若要满足全城的出行需求,并且在高峰期 15 分钟之内就能叫到车,大约需要约 30 万辆无人驾驶出租车。这意味着车辆的数目可以减少一半,甚至还可以省下许多停车位。
受国土面积所限,新加坡一直严格控制新增汽车数量,汽车的年增长量在 0.5%左右。
你可以把土地还给居民,建造公园,而不是用来存放橡胶和金属。如果你能摆脱这些车,你将能重新得到你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