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2014年汽车行业还在争论新能源到底该走什么路线、甚至该不该走时,2015年的爆发式井喷让对新能源汽车的怀疑之声戛然而止。
不过,刚刚步入2016年不久,部分汽车企业大肆骗补的行为被媒体曝光,并引发广泛关注。实际上,这在业内早有传闻,只是一直未得到证实,此次曝光也是业内对新能源汽车过快发展的一种反省。对于此次事件,国家相关部门的态度更难得一致且坚决。
虽然目前尚未确定哪些企业涉嫌骗补,但是根据媒体曝光的骗保手法,一些带“国”字头的国有大型汽车企业的新能源项目存在嫌疑。
业内在呼吁对新能源汽车骗补行为进行严格督查审核之时,对新能源补贴政策存在的合理性也提出了部分的怀疑,认为新能源补贴发放过于随意才导致了某些企业认为有利可图,纷纷上马所谓的新能源项目。
不过,政府对于新能源补贴的收紧态度已然明确,虽然这场自2013年开始的新能源狂奔使得中国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当中站到了前列,但是非理性、非良性的发展无法持久,这是上下皆知的问题。
事实上,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并不是出于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和认可,更多的是对一些一线城市的限购和限牌政策的无奈之举。不少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新能源车车主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很多标称能续航160公里的纯电动车,实际只能跑120公里,而无论夏天开冷气还是冬天开暖气,都严重影响续航里程。
而包括北汽、上汽、广汽、比亚迪等这些汽车企业的新能源项目,之所以能够在某一特定地区有所表现,基本上都是依靠国家和当地政府的补贴来降低新能源车的成本,使其价格与同级别燃油车接近,再加上如上海、广州等地方政府对新能源汽车免牌的政策推出,才让新能源汽车有了一定的发挥空间。
当新能源汽车发展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再加上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销量井喷,一些在新能源项目有所表现的企业如北汽、上汽、广汽、长安、比亚迪、吉利等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新能源战略。
其中,北汽新能源提出2020年将实现销售20万辆;广汽到2020年自主与合资新能源汽车产能规模突破20万辆;长安到2020年,新能源车型将占长安自主品牌车型7%-10%,到2025年累计目标销量突破200万辆;吉利则提出到2020年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吉利整体销量90%以上,其中,插电式混动与油电混动汽车销量占比达到65%,纯电动汽车销量占比达35%。
根据中国汽车市场过去5年的发展变化,我们无法准确预计5年之后汽车市场会有怎样的变化,但是依靠补贴催生出来的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市场似乎难以维持。
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李斌表示:“政府补贴和扶持可以快速启动市场,但不会让用户喜欢上电动车。一些利用政策红利,不顾用户体验推出的产品,其实会极大地伤害这个行业,制造负面口碑。事实上,电动车用户正被不好的用户体验惩罚。”
无论是纯电动车还是混合动力车型,在与传统燃油车进行市场竞争时几乎没有优势可言,补贴成为了拉平两者差距的杠杆。而当补贴减少甚至取消之后,产品如何应对市场需求,广汽、上汽、北汽等企业对此都没能作出正面回应。有业内评论表示,企业现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毕竟具体政策如何落实还不好判断,但是日子肯定没有之前好过了。
另一个可以肯定的是,假若骗保行为真如媒体所描述的只是冰山一角,那么2016年将是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洗牌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