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生产准入问题的争论一直伴随着汽车业的发展,尤其是新能源汽车发展如火如荼的今天,很多外来的“和尚”期望进入这一领域分得一杯羹,新能源汽车的准入更是引来了各方声音。
自去年电动车生产资质放开以来,哪些企业将获得第一批制造新能源汽车的“门票”备受业界瞩目。虽然《新建纯电动乘用车企业管理规定》中规定了一些硬性指标,但掌握此入口闸门的仍是管理部门。
细数希望通过电动汽车生产门槛的投资主体,主要有传统汽车生产企业、汽车零部件企业、互联网公司、低速电动车生产企业和专业的汽车设计研发公司等。这之中互联网造车被炒得最热,乐视、博泰、蔚来、阿里巴巴、腾讯等企业都参与进来。但结合准入门槛和互联网企业实际情况看,被资本看好的互联网公司与获得生产资质的距离并没有那么近。
且不谈互联网企业是否具有纯电动汽车的完整研发经历,仅政策对产品制造工艺和装备的要求就将这些企业拦在资质门外。众所周知,大部分IT公司试图以软带硬,把造车的重点放在研发和消费者需求上,生产制造环节存在明显的短板,一些企业甚至没有建立自己的工厂。由此可以预估,在首批获得电动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名单上,IT企业不会多。至于未来IT企业是否愿意在制造工艺上大量投入以拿到生产资质,笔者也并不乐观。毕竟,这意味着巨大的资金规模,且制造工序复杂,并不是IT企业的优势所在。不过顺应趋势,未来电动汽车生产准入门槛进一步放宽,并非不可能。
与互联网企业面临同样命运的可能还有多数低速和微型电动车企业。从政策规定的产品技术要求来看,极少低速电动车企业能够达标,比如满足续驶里程和百公里最高时速的“双100”标准。低速电动车短期“转正”并非易事,在这种情形下,产品向中高端发展,进而再申请电动车生产资质不失为低速电动车企业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