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视界报道】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亚利桑那州坦佩警方表示,优步(Uber)的一辆自动驾驶汽车在处于辅助驾驶操作状态下行驶的过程中,将一名未走斑马线横过马路的女子撞倒,后者于19日死亡,据信这是首起由自动驾驶汽车造成的行人死亡事件。事发后,优步首席执行长达拉?科斯罗萨西19日在推特上表示,亚利桑那州的这起事件令人相当难过,优步很关心受害者家属,也正配合当地警方了解事故情况。而优步的一位发言人也表示,事发后,该公司已暂停了坦佩、旧金山、匹兹堡和多伦多的自动驾驶汽车测试项目,并将与有关部门积极配合,查明事故原因。
这次优步的事故让人不由得联想起2016年5月发生在美国佛罗里达州的那起自动辅助驾驶致人死亡的事故。而这回的事件也令民众对自动辅助驾驶安全性的关注度再度提高。
相信现在很多人都在问:现阶段的技术能够完全代替人吗?辅助自动驾驶真的那么不可靠吗?要不要就此停止对这一领域的开拓?编者想就这个问题与各位读者分享一些个人的看法。
现阶段的智能驾驶只能称之为辅助,无法完全代替人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的是,以目前的技术水平,全球绝大多数具备“自动驾驶”功能的量产车辆最多只能达到L3的级别,也就是需要有人类驾驶员坐在驾驶座上,时时观察周围的路况和交通情况,并在出现紧急情况时迅速将驾驶权限交给人类驾驶员。2016年发生撞车致死的特斯拉Model S就属于这个级别的车辆。
而2016年特斯拉的事故原因,编者则是在一次行业沙龙中与同是研究自动驾驶的驭势科技公司创始人兼CEO吴甘沙的交流中获知的。当时特斯拉开启了辅助自动驾驶功能,背对阳光行驶,在车辆行驶至交叉路口时,前方出现一辆半挂拖车横向转弯,由于拖车后部的车厢在阳光下发生反光,致使特斯拉车头处的激光雷达误将其识别成了高速路标,而拖车在转弯时,车厢两轮间的空隙恰好处于特斯拉车头下方雷达的识别区,使得雷达未能感应到前方存在障碍物,再加上特斯拉车主并没有将注意力放在周围的路况上,最终导致反应不及,车毁人亡。
而此次出事故的优步车辆属于哪一个等级,发生事故时又是否启动了辅助驾驶功能等等问题,暂时还没有确定的答案。这一切还需等到事故调查结束后才能得出结论。不过可以确定的是,目前车辆上配备的“自动驾驶”功能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个“自动驾驶”,现时的辅助自动驾驶技术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并不能实现完全无人的全自动智能驾驶。
自动驾驶尚不成熟,各方切忌操之过急
出了事,死了人,民众立时对“自动驾驶”谈虎色变,特斯拉也好,优步也好,都立时停止了相关系统和技术的研发,紧接着很多汽车厂商和相关领域的研发团体也因舆论压力而暂停甚至终止了对自动驾驶的研发和推广。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编者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技术研发需要时间。任何一种技术,从最初的概念转化为最终的实体,并在现实环境中加以实践和完善,整个过程都至少需要5-10年的时间,即便当今技术飞速发展,缩短了技术成型的时间,但研发过程这一客观规律是无法改变的。然而很多研发团体和商家为了率先展示研发成果,占领市场,无视了这个过程,过早地将尚不成熟的产品推向市场。
其次,研发测试的严苛性有待强化。在特斯拉的案例中,辅助驾驶系统的不完善导致车辆无法正确识别路况,从而造成车祸。由此可见,不仅仅是辅助驾驶系统存在短板,对该系统进行测试的条件及方式方法也存在着问题,系统的开发人员和汽车厂商过分强调了系统的先进性,而忽略了行人与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
第三,消费者对产品期待过高。大多数消费者对所谓的“自动驾驶”并没有较为深入的了解,而厂商和研发机构的过分渲染令消费者对产品的实际能力估计过高,于是当“自动驾驶”系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自动”时,就会在消费者中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出现了因噎废食式的抵触。
编者短评:
无人驾驶,一直到未来的智能驾驶,是汽车和高科技产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各国都已经在朝着这个方向前进了,只是以现有的技术水平,短期内想要实现完全的无人驾驶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的。厂商自应为他们的急功近利和过度宣传承担责任,消费者也应当以更为平和的心态看待自动驾驶的推广。毕竟,如今连人工驾驶的车辆都事故连连,咱们又如何能要求一个尚不成熟的驾驶系统不出问题呢?
另外,编者也想在此引用吴甘沙对优步车祸的评论来表达我们对此事的共同看法:近期各国自动驾驶产业的发展过快,企业在商业化过程中不能过于激进,我们在拥抱科技创新的同时,也需要对汽车产业的原有规律具备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