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世界电动车协会、亚太电动车协会和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共同主办的、以“奔向智慧电动出行”为主题的“第三十四届世界电动车大会暨展览会(EVS34)”将于2021年6月25—28日在南京举行,届时来自世界各地政府、企业和学术机构的领导和精英们都将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纯电动、混合动力车和燃料电池汽车及核心零部件领域的前瞻性政策、先进技术、杰出市场成就及创新发展趋势,等等。
宁圃奇
EVS34国际程序委员会委员
EVS34“功率半导体器件”分会场副主席
个人简介:
宁圃奇,男,200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获工学学士,200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获工学硕士学位,2010年获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工学博士学位。2010-2013年工作于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任副研究员。2013年加入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任研究员。
主要学术科研成果:
主要从事高温碳化硅器件封装开发、高功率密度全碳化硅变频器研究、高效冷却等方面的工作,发表EI论文近100篇,包括17篇SCI论文,并申请专利9项,参与专著写作2部、译著2部。分别以课题负责人、任务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身份承担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863计划、中科院重点研究等项目10项。2019年获得电源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第二完成人)。
在全球汽车业遭受疫情打击表现低迷的2020年,电动汽车销售出现逆势增长,电动汽车市场发展方兴未艾。随着人们对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认识的不断提高,各国都开始高度重视电动汽车的研发创新,加大对电动汽车的研究投入,力求掌握核心技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同时,多国纷纷出台产业扶持政策,支持电动汽车技术研发,以进一步推动电动汽车全产业链和生态建设。
据普华永道预计,到2030年全球三大汽车市场——欧盟、美国和中国新电动汽车注册数量将超过1740万辆,约占汽车销售总量的27%。有关数据显示,2020年欧洲电动汽车销量突破100万辆大关,较2019年增长了3倍,电动汽车市场占有率从2019年的3%上升至10%。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约占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的50%。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截至2020年底中国纯电动汽车保有量约400万辆,同比增加约90万辆。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宁圃奇认为,“在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发展一片大好的形势下,势必有更多资本涌入。造车新势力、传统车企,汽车电池公司、芯片企业,亦或是互联网公司百度、小米等,都希望能进入汽车零部件领域,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一展拳脚。因此,为提防电动汽车市场‘泡沫’过大,长期政策引导、产业链配套,以及地方规则保障将至关重要。”
但不论是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坚持核心技术的研发创新是更亘古不变的主题。将电动汽车控制核心之一的电驱动系统进行多合一集成,即将OBC、DC/DC、逆变器、PDU等进行深度融合,对提高电动汽车的产品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电动汽车驱动系统集成多停留在几何布局层面。国外相关机构已逐渐开展系统指导下的元件和组件定制化开发,包括多功能元件复用和优化等正在兴起。
宁圃奇认为,“在对这些元件集成设计的研究中,目标与参数之间的关系较为模糊,约束条件较不清晰,集成过程则大多基于机械设计人员的经验积累,难以兼顾电磁特性和散热细节的协同设计。此外,由于优化算法相对落后,组件难以进行系统级的集成匹配设计,束缚了元器件优越性能的充分发挥。基于此,驱动系统多合一集成的关键突破点是协同设计问题。”
当前,整个时代都处于数字信息技术快速发展阶段,智能化所带来的不仅仅是生产生活的改变,同时也是巨大的发展机遇。在跨界融合的机遇期,未来电动汽车的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已成为行业共识。智能网联汽车不仅仅是储能终端,还是能源互联网、车联网、信息互联中的载体,承载着汽车产品转型升级的任务,承担着节能环保的社会责任。
宁圃奇强调,“在电动汽车智能化发展过程中,数字化技术对于高端电动汽车及未来的智慧城市建设将有诸多助力,而对于低端车影响较小。对于中低端乘用车,需要挑选智能化应用具体部件,降低成本增速,注重安全、可靠、高效才是根本所在。想办法增强智能化与网联化得到的用户数据与4S店检修的配合,助力汽车整体成本的控制。”
就目前来说,“新能源”“智能化”两大领域的很多技术尚未成熟,续航持久的电池、高算力的芯片、良好的生态系统、以及如何实现自动驾驶等,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处于新发展阶段。宁圃奇指出,“我国电动汽车关键技术不断积累,电动汽车发展水平逐步提高,竞争相对激烈的25万以上电动汽车市场,是目前能够获得大量融资的领域。”
宁圃奇强调,“我国电动汽车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国内广大车企在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同时,还应做好产品的售后服务,中低端车的销售口碑可能影响车厂的长期销售状态。消费者不比技术人员,他们对电动汽车的很多技术优势是无法第一时间感同身受的,因此需要车企通过后期服务收集更多数据信息,以引导消费者的购买观念与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