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全球汽车行业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大变革时期。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前沿科技的加持下,人与汽车的关系,正在被重新定义。汽车正在从简单的交通工具,逐渐向“移动智能空间”转变。而智能座舱则是汽车实现移动智能空间塑造的核心载体。
智能座舱,简单来说,就是配备了多种智能车载终端,可以与人、路、车进行智能交互的驾驶和乘坐空间。越来越多的屏幕、越来越少的按键、越来越强大的语音控制能力,都是智能座舱的具体表现。
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指出,根据ICVTank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智能座舱行业市场规模达364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全球智能座舱行业市场规模有望达461亿美元。中国作为全球发展潜力最大的汽车市场,预计到2025年,智能座舱行业市场规模可达1030亿元。
因受技术落地、政策监管、基础设施等因素制约,各主机厂很难在短期内研发出高级别自动驾驶产品,从而导致品牌在无人驾驶技术上的比拼无法真正拉开差距。相比之下,智能座舱才是提供差异化体验的根源,很有可能成为影响用户购买决策的首要因素之一。
智能座舱,作为继手机、PC、平板电脑后的下一个智能终端集成载体,在科技感、娱乐性和实用性功能的开发上具有极大的潜力空间,有机会使主机厂突破现有局限性,打造竞争优势,通过提供差异化的智能座舱功能,迅速提高产品竞争力。
随着机械按键的简易化,可实现众多功能高集成的显示屏,成为了座舱内饰的标配。该趋势可追溯至2012年,特斯拉Model S 在美国上市,其搭载的17寸嵌入式中控屏幕,打破了原有的物理按键设计方式,从而引发了中控一体屏潮流。
从宝马、奔驰、吉利、上汽等传统车企到蔚来、小鹏、理想等新势力企业,无不把大屏当做了内饰智能化必备。
此外,除了大屏化之外,智能座舱的多屏化发展趋势亦十分明显。车窗、座椅、方向盘、后视镜等地方都加入了屏幕设计。
汽车驾驶场景对注意力的高要求,使得语音交互成为目前最适合的人机交互方式。区别于以往的机械按键、屏幕触摸等交互方式,语音交互可以解放双手双眼,降低驾驶场景的操作风险,提高安全性。但由于其交互逻辑、识别准确率以及意图理解等方面的局限,导致语音交互并不能解决人车交互的所有问题。因此,手势和人脸交互概念相继被提出, 并有望成为语音交互的有效补充,最终实现语音-手势-人脸等相结合的多模态交互方式,能够为司乘人员提供更加精准、主动和个性化的车内交互方式。
尤其在百度、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入局,华为、科大讯飞、思必驰等科技公司涉足之后,其积累的大量生态链、连接能力和技术力量,必将为智能座舱多模态交互注入新的活力。
多方企业入局智能座舱,在掀起智能座舱新一轮变革的同时,也将重塑智能座舱技术的竞争格局。为在智能座舱这千亿规模的市场中获得竞争优势,各相关企业都需充分了解智能座舱领域技术发展趋势,不断探索产业链的横向/纵向延伸可能。
以“新起点 新战略 新格局——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第11届中国汽车论坛将于2021年6月17-19日在上海嘉定启幕。
届时,6月19日上午8:30-12:00,在“智能座舱创新技术”主题论坛上,来自澳门科技大学、同济大学、蔚来汽车、广汽、华为、科大讯飞的技术大咖们,将就汽车座舱的交互技术、车载机器人、车载语音等技术展开讨论,并发布《智能汽车车载机器人技术白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