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3年,当我开着保时捷911感受传统精良机械带来的速度感,我还从未想过自己会去订购一台从未见过的电动车,也没有意料到会在2014年5月成为Tesla的首批车主后,从购买一辆车的客户升级为Tesla官方的合作伙伴。这始料未及的身份改变历经了一年的时间,我经历众多纷繁复杂的心灵”进化”,浮夸一点讲,是让我对用科技的方法改变人们生活方式的大话题有了新的理解。
事实上,在2013年Tesla Model S可以接受预订的时候,我并没有真的对车本身的驾驶感多么感兴趣。坦白说,我是想拥有是那独一无二、精心雕刻的电动跑车外壳,在路上行使时带来的满足感——相信大部分早期车主都曾抱有这样的初衷:我买的不仅是车,更多的是购买对”新锐产品加身”后自己的与众不同。
但当我拿到车后,开始尝试把它当做日常出行工具,到最后真正从心底接受这样一个全新的产品,我才意识到,这辆四轮的艺术品带给我的不仅仅是”满足感”、”个人的与众不同”等表层的体验,它还把我这一年的工作、生活都搅的”翻天覆地”,让我的世界观里的每一寸认知都开始重新萌芽。
或许你会说开上一辆车就”重建世界观”是不是太夸张了?其实,这里的经历远远不是指坐在车里驾驶的过程,更多是车之外的故事——就像车主们都知道Tesla那百米加速的爆发力,一块比iPad还大的中控屏幕带来的汽车科技变革,但鲜有人知道它对人们生活习惯和出行方式改变的那些细节。
最先改变的是充电问题。作为Tesla在中国的最早一批车主,出行绝不是什么愉快的事情。当时,Tesla在北京交车的时候超级充电站只有1处,其余都是安装在车主家里的家用充电桩,公共充电桩的严重不足导致出行和充电非常不灵活。
以我的性格,如果有问题我能自己解决,就喜欢直接开干,用实际行动来体验电动车的长途自驾出行。于是在2014年5月我做了一个很有挑战性的决定——驾驶Model S从北京一路南下直达深圳,沿途想尽一切办法充电,后来被媒体们称作是电动车在中国的首次长途旅行。
在随后的7天里我为这趟决定付出的代价是,为了能充上电我满街寻找可以接电的酒店,请求酒店工程部的帮助,甚至变身电工去安装充电电缆,这些琐碎的事情让整个旅程都在不停的寻找,充电恐慌和里程焦虑体现的淋漓尽致。以至于最后抵达的时候我都无心庆祝。说实在的,还是有那么一点点失落。失落的是这一路的焦虑和恐慌,公共充电设施的不完善确实让自驾电动车长途出行的体验很糟糕。
由此,我深刻体会到,Tesla车主会因为担心没电引发的心情的忐忑甚至都盖过了速度、科技这些更促进肾上腺分泌的体验。大家不太敢出远门,就算去郊区也尽可能计算好里程,防止抛锚。好在Tesla Model S充满电500公里的续航,基本的城市周边行使是完全可以满足的,不过要知道在美国这辆车已经可以做东、西海岸环行,在中国如果只能限公里的环城游那我觉得太遗憾了。
北京至深圳的3100公里自驾结束后我把这一趟旅程遇到的充电问题都做了一番总结。当我看到家庭用户用电情况复杂、沿途电缆建设情况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完美的时候——我想,接下来是做一些实质改变的时候了。于是我以个人身份出资或者出力协助Tesla在深圳地区成功建造一些除了家庭以外的充电设施——一种与家用充电桩外型一致,但建立在商场、酒店、写字楼等商业地产中的充电桩,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安装选址的原则是车主出行的目的地,而不是车主充电的目的地。这种充电桩被Tesla正式命名为“目的地充电”。
当我现在回忆开始建造目的地充电那会,感触最深的是,当一个个充电桩矗立起来,这些能够提供临时充电的目的地充电桩被车主们发现的时候,他们那种惊喜的神色,还真让我恍惚感觉自己一瞬间有了和钢铁侠一样的使命——借助科技装备颠覆你的生活,给你一种全新的Lifestyle。
通过不断的努力,我(充电网科技有限公司)也正式成为Tesla官方授权的“目的地充电”合作伙伴。
为了更好的让这种以整合社会资源为基础实现建设的目的地充电桩被社会大众认识和支持,2014年8月份,我再次上路了,这一次两台Tesla Model S从西宁出发,历时10天,全程3700公里,跨越了绝美的青海湖和古丝绸之路的敦煌,挑战了可可西里无人区,翻越了海拔5321米的唐古拉山口,最终一行成功抵达西藏拉萨。这一次充电的设备已经没有上次出行那么寒酸,不过自然条件的挑战更令我感到紧张。
当第7天我们到达海拔4000多米大柴旦度夜的时候,高原反应让一群人都病怏怏的,我们的车也磕磕碰碰泥里来雨里去。我终于开始问自己一个问题:你做这件事到底为什么?为玩吗?如果要是追求乐趣还不如挑战一些极限运动来的畅快;为了回报吗?如果是为了实际的回报和利益,电动车和充电的短期利益究竟在哪里?
这个问题我一直没有非常明确的答案,这种模糊不清的感觉就像有时候内心本能驱使你前进,但总没有非常明确的理由一样。
不过,这个答案后来在我2015年1月的CES之行出现了。在洛杉矶领域新奇酷科技产品后我专程去了一趟旧金山——Tesla汽车公司的所在地。
在Tesla总部的文化墙旁我看到这样两副画面:各个年代的加油枪在墙边列成一排,Tesla的超级充电桩排在末尾;旁边的墙上画上着人类从猿人进化到直立行走的进化图,最后则是漫威动画里的飞行的钢铁侠。
“进化”——这一刻我领悟到,几千年来信息、交通一切都在进化,进化的更加完整,更加独立和聪明,这让进化成为了人类社会每一次大变革的标志。那么Tesla究竟改变的是什么,是速度?续航历程?我觉得都不是,而是让人们从一个出行方式进化到一个新的出行方式。
或许我这么说有点虚,又不是每一位车主都想着要做进化这么剧烈的事情。但当我见到Elon Musk后,我个人理解了到底是什么驱使着这位身兼3家不同领域的科技公司CEO造了10年前就有的电动车,还开发了一向由政府垄断的火箭发射和太阳能产业,一次又一次的夸下愿景,尝试巨变。我想,他应该是打算在人们生活方式下一次进化中做一次真正的参与者和致敬者吧,这也正是Tesla公司文化的核心之一,把推动人类出行方式的进化作为使命。
他造出了Telsa你可以说他很伟大——在真正颠覆这个平淡无奇,几十年都缺乏大变革的出行世界。你也可以说他做的很实际——他至少影响了每一位消费Telsa的人,让你开着一辆零排放和污染、对环境毫无伤害但是工业产品的车出行,并一同感受下一次进化的小尝试。
今天,当我再一次回忆这一年来作为Tesla的车主在和Tesla公司一同行走的经历,我很难确定是从开车到充电改变了我,还是挖掘了我,让我一路坚持开Tesla出行,甚至成为这场进化革命的”信徒”。
不过现在的我已不会像一年前那样担心充电出行的问题,这不仅仅是因为我崇信驾驶Tesla出行这种生活方式,也是因为现在全国124座城市已经有1100多个目的地充电桩和228个超级充电桩的公共充电设施的快速发展完善。车主只需要使用“充电网”App,就可以实现目的地、超级充电站的状态查询和导航,让电动车出行和充电体验大大提升。
如果你这时候跑过来问我,下一场进化一定会带来剧烈波动,让人不适,你是想作为逆来顺受的旁观者还是成为发现一种新生活的参与者?
我一定会坚定不移的选择后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