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电动车租赁陷泥潭 康迪车无人问津 - EV视界
app下载

前往苹果app stroe
搜索“EV视界”下载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资讯

广告
广告
当前位置: 首页  国内  正文

成都电动车租赁陷泥潭 康迪车无人问津


2014年,东创建国汽车集团联手吉利汽车在四川省内首开电动车租赁业务,5000辆电动车租赁项目在川获批。去年12月,首期1000辆吉利汽车康迪车业联合研发的康迪牌纯电动汽车获准上牌并投放市场,作为四川省内第一家涉及新能源车租赁市场的企业,建国汽车成为新能源市场第一个“吃螃蟹”者。
 
    今年4月,随着《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经济稳中求进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新能源车消费作为鼓励绿色消费的重要内容再度备受市场关注,那么首批新能源车在进入租赁市场后情况如何,记者进行了调查。
 
  租电动车本地消费者兴趣不大
 
  据了解,从去年12月开始,建国汽车首批投入1000辆康迪牌纯电动汽车进入四川市场,开展电动汽车租赁业务。租赁车型共有两款,K10(2座)和K11(4座),2人座车的尺寸与Smart车型相似,车长仅2.9米,而4人座车形状类似吉利“熊猫”,两款车型主要瞄准上班族人士代步使用。今年1月底,泸州的电动汽车租赁也正式展开。
 
  首批电动汽车租赁采用年租形式,两座车年租金约9000元,4座车年租金1万余元。每公里电费约0.1元,最高时速为80公里/小时。充电只需用普通220伏的插座,充满需耗时6-8个小时,充一次电续航里程可达150公里,4块电池充换两用。租车时只需要携带身份证和驾驶证即可。
 
  5个月时间过去,首批电动车的租赁情况如何?建国汽车负责电动车租赁项目的都经理告诉记者,去年底至今不到半年的时间,租赁业务十分惨淡,到目前为止,全川范围内只有几十辆车次租赁出去,而首批投放的1000辆电动车,大部分至今尚静静地躺在仓库之中,从未被使用过。
 
  都经理坦言,目前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上仍是新生事物,很大部分消费者并没有实际接触、了解过电动汽车,而公司当初的这一举动,也有通过“以租代售”的方式来打开新能源车市场的意图。
 
  补齐短板新能源车租赁待破局
 
    谈及市场遇冷的原因,都经理认为,阻碍新能源车租赁业务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充电等配套设备不完善。与杭州数十个电动汽车站相比,目前成都公共场所可供非大型客车使用的小型新能源车充电站数量屈指可数。加之出租的电动车型续航能力有限,只适应市区通勤交通,无法及时充电成为阻碍使用的致命伤。
 
    另一方面,对于新能源车租赁市场,单靠企业努力,无法有效刺激市民接受这种新兴的绿色出行方式,因此本地新能源车租赁市场举步维艰。《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经济稳中求进的若干意见》第7条明确提到要鼓励绿色消费,成都是否可以借鉴杭州,甚至巴黎等城市的经验,破局电动车租赁市场,让这一新兴绿色环保的出行方式为市民所真正接受呢?
 
    成都市经开区汽车局副局长李勇认为,杭州、上海等地新能源车的地方政策已经落地,新能源车不限号牌等具体政策,极大地鼓励了市民对新能源车的接受与使用热情。成都《意见》的出台,对本土新能源汽车的租赁和销售都是最大的利好。《意见》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经营性集中式充电站,鼓励个人在自有车位自建充电桩,以后车辆续航的问题将有效得到解决,未来成都本地的公共交通区域中,新能源车唱主角的那一天并不遥远。

0
生成封面
网友评论
登录后才可发表评论 发布
相关文章

吉利汽车2024年度营收首破2400亿元

2024年,吉利汽车总收入首次突破2400亿元,达到2,402亿,同比增长34%,创历史新高;全年归母净利润166亿元,同比增长213%;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5亿元,同比增长52%,经营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2025年03月20日

新疆区域交车100台签约300台 欧曼银河推出新租赁模式

【EV视界综合报道】2025年3月10日,欧曼闪耀 驭见丝路未来——欧曼银河新疆区域发布暨交车仪式在新疆哈密盛大举行,现场累计交车100台,累计签约300台。同时,欧曼新疆区域重卡租赁产品也正式发布,为合作伙伴和客户创造了共赢局面。

2025年03月12日

夜间彩灯公交运营 安凯客车G65E点亮四川遂宁夜经济

【EV视界综合报道】“蜀里安逸,相约安居”。近日,在四川遂宁安居城区的夜色中,一场关于城市活力与便捷出行的故事正悄然上演。遂宁弘安城市公共汽车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弘安公交”)运营的夜间彩灯公交,成为点亮遂宁安居夜色的璀璨明星,而担当这一重任的正是安凯G65E客车,它凭借自身卓越性能,为当地夜间经济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

2025年03月03日

成都电动车租赁陷泥潭 康迪车无人问津

去年12月,首期1000辆吉利汽车和康迪车业联合研发的康迪牌纯电动汽车获准上牌并投放市场,作为四川省内第一家涉及新能源车租赁市场的企业,建国汽车成为新能源市场第一个“吃螃蟹”者。
evlook编辑
扫一扫阅读完整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