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油价高起,汽车尾气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日益严重,很多人产生了购买纯电动车的想法。但新能源车的使用首先要解决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使新能源车能够像加油车一样,快速、方便的获得动力,解除人们的后顾之忧。
然而,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存在认识不统一、政策配套不完善、协调推进难度大、标准规范不健全等主要问题,使建设速度相对滞后,成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短板,也使有需求的用户望而却步。
[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文件]
利好政策:国家积极破解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之困
2015年9月23日,无论对新能源车用户,还是新能源车行业来说,都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提出要把城市合理规划布局和建设停车场结合起来,加快配建充电桩、城市充换电站、城际快充站等设施,鼓励民间资本以独资、PPP等方式参与,破解电动汽车充电难等问题。总理的话无疑给新能源汽车产业注入了一剂强心剂,足以让新能源汽车行业满血复活。国家顶层设计的出台,将加大国家在充电基础设施上的扶植力度,提高我国充电桩的普及率。
我国将要建多少充电基础设施呢?按照每2000辆电动车必须配建一座公共的充电站计划的要求,则意味着,为满足2020年500万辆新能源汽车的充电需求,将建设不少于2.5万公共充电站,而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充电站仅不足一千,可见未来公共充电桩的市场前景相当广阔,产业规模或可达万亿。
同时,此次会议还将破除阻碍新能源车充电设施建设标准不统一、运营服务模式不清晰的难题,并集结电动汽车、充电桩上下游企业等社会各界力量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做大做强新能源车这块代表未来汽车发展趋势的大蛋糕。
创新模式探索:三种主导型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模式
在国家出台对充电基础设施扶植政策之前,新能源产业经过长时间的摸索,已经逐步形成国家主导建设、车企主导并联合社会资本建设以及新能源经销商建设三种模式。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 ,对于充电桩建设发展模式上,部分企业已经走在国家政策之前。
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等是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主力,也是电动汽车充电国家标准的制定者。2015年1月,京沪高速充电桩开通,全程1262千米,平均单向每50千米一座快充站,电动汽车最快30分钟可充满。电价每度0.65-0.8元,同等里程电费支出仅为燃油车的一半。目前,国家电网已建成2.4万个充电桩,可为所有符合国标的电动汽车充电,形成京沪、京港澳(北京-咸宁)、青银(青岛-石家庄)“两纵一横”网络,续行里程2900公里,规模为世界之最。
[北汽新能源在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设立的电动汽车充电桩]
北汽新能源作为纯电动汽车领先品牌,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上以创新思路和模式,提出“441”充电业务战略规划。第一个“4”指加快完善体系建设、充电服务平台、充电布局和增值服务四大板块;第二个“4”指重点布局北、上、广、深四大城市;“1”则是指完成10000个自建公共充电设施。目前,北汽新能源已完成建桩8000余个,其中公共充电桩2000余个。
[“卫蓝众享A+计划”成立现场]
北汽新能源还用互联网思维整合资源,多方发力,于2015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发起“卫蓝众享A+计划”产业联盟,集合了新能源汽车企业、用车企业、充电运营商和投资方,改变以往单打独斗的方式。并以先锋之姿,携手各个有志于环保的合作伙伴,共同成立了充电场桩联盟,联盟成员的互相配合加快了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的发展速度。
为了在充电桩布局完善之前妥善解决充电问题,北汽新能源把私人充电桩、公共充电桩、充电宝、移动充电宝、移动充电车等充电解决方案结合起来,并积极探索快换充电,开辟多元充电方式。同时推出“充电吧”微信服务平台(微信号:bjev520),以方便用户搜索距离自己最近的充电设备,提供整体充电解决方案。
鉴于新能源车在推广方面遇到的瓶颈,北汽新能源在江苏的汽车经销商集团——万帮车业,打造了新能源充电桩智能运营平台——星星充电。星星充电是全国第一个采用有地出地,有电出电,有桩出桩的”场地众筹“思路做社会车辆充电桩的平台。星星充电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建设充电桩。
国务院适时出台电动汽车配套设施相关政策,彰显了国家层面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支持。作为绿色出行解决方案提供商,北汽新能源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上打组合拳,与社会各方力量开展深度合作,创新思路,走在了国家政策前面。相信假以时日,在社会各界力量的共同作用下,我国充电基础设施会更加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市场也会更加成熟,从而真正实现全民绿色出行和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
【企业简介】
北汽新能源公司由世界500强企业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发起并控股,联合北京工业发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共同设立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平台,是目前国内纯电动汽车市场占有率最大、规模最大、产业链最完整的新能源汽车企业。目前,北汽新能源公司已形成辐射全国的产业布局,并与美国Atieva公司、德国西门子、韩国SK等著名企业开展了成功的合作,大大增强了技术实力和研发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