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视界报道】11月11日,在2020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教授、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李克强发布并解读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到2035年,中国方案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和产业体系全面建成,网联式高度自动驾驶智能网联汽车大规模应用。
智能网联汽车是新一代的移动互联技术与汽车与交通所结合形成的新的技术、新的产业形态,《路线图2.0》对于形成行业共识,有效健康推动产业发展极其重要。
李克强表示,与1.0版相比,《路线图2.0》的研判目标扩展到2035年,因为这是快速迭代的技术,研究范围做了细化,场景分为城市道路、城郊道路、高速公路和特定场景,车型分类也细化为乘用车、货运车和客运车。
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架构和表述也做了系统的修订。对跨界融合,形成更加深入的理解和共识,包括过去提到的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和云平台技术,以及与汽车的结合等等。
因此,《路线图2.0》制定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未来发展的总体目标,从顶层架构、产业化推广、应用方面,也做了清晰的规定。
在顶层设计方面分成三个阶段:发展期(2020-2025年)、推广期(2026-2030年)、成熟期(2031-2035年)。到2035年成熟期,中国方案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体系将更加完善,真正实现交通信息互联网领域的协同发展,与智能交通、智慧城市产业生态深度融合,支撑我国实现汽车强国,步入汽车社会。
《路线图2.0》因此提出了量化指标,2025年,PA(自动驾驶)、CA(有条件自动驾驶)级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占当年汽车总销量的比例超过50%,HA(高度自动驾驶)级智能网联汽车开始进入市场,C-V2X终端新车装配率达50%。网联协同感知技术在高速公路、城市道路节点和封闭区域成熟运用,具备网络协同决策功能的车辆进入市场,HA级智能网联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运用。
2030年,中国方案智能网联汽车成为国际汽车发展体系重要组成部分,PA(自动驾驶)、CA(有条件自动驾驶)级智能网联汽车销量占当年汽车总销量的比例超过70%,HA(高度自动驾驶)级车辆占比达20%,C-V2X终端新车装配基本普及。具备车路云一体化协同决策与控制功能的车辆进入市场,HA(高度自动驾驶)级智能网联汽车在高速公路广泛应用,在部分城市道路规模化应用。
《路线图2.0》对乘用车、货运车,客运车三类车型制定了分阶段发展目标与里程碑。乘用车2025年左右达到,CA(有条件自动驾驶)级自动驾驶乘用车技术的规模化应用,HA(高度自动驾驶)级自动驾驶乘用车技术开始进入市场。2030年左右,HA(高度自动驾驶)级自动驾驶乘用车技术的规模化运用,典型应用场景包括城郊道路,高速公路以及覆盖全国主要城市的城市道路。2035年后,FA(完全自动驾驶)级制度驾驶乘用车开始运用。
客运车2025年左右,限定场景公交车CA(有条件自动驾驶)及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应用,限定场景,HA(高度自动驾驶)级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应用。2030年左右,HA(高度自动驾驶)级自动驾驶接驳车规模化应用,限定场景HA(高度自动驾驶)级自动驾驶公交车商业化应用,HA(高度自动驾驶)级自动驾驶城市道路公交车开始进入市场,2035年以后,实现城市道路公交车HA(高度自动驾驶)级自动驾驶技术规模化应用,高速公路客运车HA(高度自动驾驶)级自动驾驶商业化运用,随技术发展逐步实现全路况条件下的自动驾驶。
在技术和产品创新能力方面,《路线图2.0》也有清晰的定义。在发展期,要完成较为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自主研发体系,生产配套体系和创新体系,要拥有世界排名前十的若干供应商1-2家,包括具有产业特点的,北斗高精度地图服务要全面覆盖,人-车-路-云初步达到协同。
《路线图2.0》提出“两纵三横”的技术架构,跟过去相比,“三横”指车辆关键技术、信息交互关键技术与基础支撑关键技术;“两纵”指支撑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车载平台和基础设施。
在车辆架构里面增加了系统设计技术,包括人机交互、驾驶脑,信息交互根据发展,增加了相关的内容。比如,在2025、2030和2035年,对车联网技术所需要的环境感知、智能决策、控制咨询、人机交互和智能决策平台进行了清晰规定。信息交互技术包括专用通信网络,大数据云控技术平台和车路信息交互,同样规定出了2025、2030和2035不同时间的发展节点。发展跨界新技术增加了人工智能技术、信息安全、功能安全、运行功能安全、高精度地图和定位,以及测评和标准法规,对技术的发展给了清晰的定义。
李克强表示,《路线图2.0版》的制定将支撑政府自动驾驶产业规划,推动行业技术创新,引导社会资源聚集做重要工作,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抓住机遇,支撑制造强国建设指明方向提供参考决策。
下一步仍然要继续把握产业发展脉络,技术是交叉不断迭代的,所以要不断完善技术路线图。另外依据技术路线图,形成行业共识,需要支撑我国智能网联产业发展的实践。智能网联汽车需要本地属性,但是中国方案智能网联汽车需要适应国际的技术发展,需要加强国际合作,通过技术的创新和市场化的推进,把中国标准的引导变成世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