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退出
社交账号
微博官方账号
微信官方账号
今日头条官方账号
抖音官方账号
app下载
前往苹果app stroe
搜索“
EV视界
”下载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资讯
资讯
评测
新车
导购
技术
视频
漫画
直播
车型
政策
经销商
活动
综合
资讯
视频
搜索结果为:
341
条
PATHION固态电解质 提升锂电池能量密度
在旧金山召开的2015年材料研究会议上,PATHION公司展示了两种基于LiRAP的超离子导体固态电解质,分别为锂硫电池中的Li3ClO以及钠离子电池中的LiGlass。
科技
2015-05-03 17:49
|
作者:evlook
纯电动MPV上汽大通EG10全球首发
在上海车展上,国内同级首款新能源MPV车型——上汽大通EG10全球首发,全面升级的“国宾车”全新G10旗舰版车型亮相,2015款V80 AMT全系车型携手登陆车展。上汽大通一口气为消费者带来多款重量级车型,所展现出的新能源汽车与传统汽车齐头并进,海内外市场“两翼齐飞”的实力,为一季度111%的增速做出了最好的注解,也使得行业固有格局进一步松动。
国内
2015-04-29 17:57
|
作者:evlook
奥特迅拟集资4.2亿构建大汽车充电生态圈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市场向民资开放之后,充电设备生产商、电动汽车厂商等纷纷转向充电运营。由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普天等组成的运营商阵营面临变化。近日,奥特迅拟募集资金4.2亿元构建大汽车充电产业生态圈。
国内
2015-04-22 19:10
|
作者:evlook
特斯拉
巩固
与日企合作 推进千兆工厂建设
据美国彭博社3月27日报道,为建立千兆工厂,特斯拉电池项目负责人正积极与日本合作方商谈,因为信赖日方公司的质量和技术,并且它们对决策很谨慎,规避风险。
国际
2015-03-31 21:14
|
作者:evlook
固态电池:能像口香糖一样随意弯折
本月中旬,真空吸尘器的发明者、英国戴森公司(Dyson)创始人詹姆斯·戴森将其首笔1500万美元的投资投向了固态电池公司Sakti3,后者是一家 成立于2007年的电池创业公司。据戴森表示,Sakti3目前研发出的固态电池将拥有1100WH/L的能量密度。不仅是戴森,在过去的几年里,这家名 为Sakti3的公司还收到过来自通用等多家企业的投资。
国际
2015-03-30 16:25
|
作者:evlook
关于特斯拉与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一道算术题
只有抛弃传统的思维观念和出行方式,才能理解什么是未来的潮流。当年,一群拓荒者把火车引进美洲大陆西部时,当地土著认为这种“冒着白烟的怪物”不可能跑赢马匹。如今我们都知道这是个可笑的顽固念头——今日,把电动车看作“不冒烟的怪物”的观念也是如此。
国际
2015-03-26 22:20
|
作者:evlook
SolidEnergy新型聚合物电池面世 更轻更薄续航翻倍
MIT一家初创公司SolidEnergy研发的固态电解质技术已经正式商用,同时锂金属将作为阳极出现在未来高能量密度的充电电池上。同时,该公司还表示到2016年,SolidEnergy及其合作伙伴将针对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产品推出一款2Ah的商业电池。此外,按照SolidEnergy的计划,2017年还将生产一款20Ah的电动汽车电池,能够提供超过目前锂电池2倍的续航里程。
国际
2015-02-12 08:46
|
作者:evlook
充电桩遇对手 电动车将配移动“充电宝”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人经常是手机不离手,每天手机耗电量很大,因此就需要用到“充电宝”,随时随地为手机充电。而随着汽车行业在新能源领域的快速发展,很多品牌都推出了电动产品,选择电动车出行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遇到电量不足,不能随时随地为车辆充电。近日网通社从海外媒体了解到:美国一家创业公司-FreeWire将推出一款汽车专属的“移动充电宝”,打破固定充电桩的局限,解决电动出行方式的后顾之忧。
国内
2014-12-31 22:28
|
作者:evlook
汽车充电桩遇对手 电动车将配移动“充电宝”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人经常是手机不离手,每天手机耗电量很大,因此就需要用到“充电宝”,随时随地为手机充电。而随着汽车行业在新能源领域的快速发展,很多品牌都推出了电动产品,选择电动车出行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遇到电量不足,不能随时随地为车辆充电。近日网通社从海外媒体了解到:美国一家创业公司-FreeWire将推出一款汽车专属的“移动充电宝”,打破固定充电桩的局限,解决电动出行方式的后顾之忧。
国内
2014-12-30 19:13
|
作者:evlook
刷新新高度 比亚迪引领新能源汽车的新航向
近十多年来,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但“Made in china”在某方面也是“低端、廉价”的代名词。中国制造业企业如何改变这一固有形象?唯有通过产业升级,提高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
国内
2014-09-28 22:35
|
作者:evlook
1
2
3
4
5
6
7
8
9
10
...
车型搜索TOP10
1
ZEEKR001
2
艾力绅
3
凌宝BOX
4
哪吒V【停售】
5
理想ONE【停售】
6
蔚来EC6
7
AION LX
8
吉利几何C【停售】
9
大蚂蚁【停售】
10
AION V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