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LG化学与上汽签署电池供应合同 - EV视界
app下载

前往苹果app stroe
搜索“EV视界”下载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国内  正文

近日,LG化学与上汽签署电池供应合同

在中国国内还对发展电动汽车发出质疑声时,国际零部件尤其是电池供应商已经看准时机,争先恐后进入中国并开始了市场布局。

近日,LG化学与上汽签署电池供应合同,至此已有3家中国车企将电池供应的“大蛋糕”交到了LG化学手中。上汽、一汽、长安,这3家车企在中国国内的乘用车销量总计1024万辆,占据60%的市场份额,未来可能带来的电池订单量也将非常惊人。此外,LG化学还计划向观致汽车未来推出的混合动力车供应电池。观其成效,LG化学可谓是先行了一步,在进军中国市场的战略中占据了有利地位。从电池出口到电池当地化生产,从近两年LG化学的动态可以看出,其中国市场攻略速度明显加快。

随着全球电动汽车增长速度加快,电池的需求也势不可挡。咨询机构Navigant研究公司指出,2013年全球乘用车用锂电池市场规模为32亿美元,2023年将高达241亿美元。另一方面,无论是技术本身,还是出于稳妥考虑,或者仅仅是心理因素,车企往往更愿意选择国外的电池供应商,特别是已经在海外车型上有电池搭载经验的电池厂家,LG化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虽然搭载LG化学电池的雪佛兰沃蓝达2011年发生过起火事故,但近几年一直风平浪静,且沃蓝达的销量也在逐渐提升,在全球电动汽车销量排行榜中名列前茅。随着沃蓝达的成功,LG化学在车用电池领域进一步巩固了地位,并逐渐将触角伸向全球,包括中国。市场咨询机构IHS预测称,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国电动及混动车市场销量将由2013年的3.3万辆增至2020年的65.5万辆,将出现近20倍的增长。不独LG化学,三星SDI、SK Innovation、日本松下、德国大陆集团等也看到了中国电池市场的巨大商机,当然不会轻易放过。通过当地化生产,降低成本并获取当地政府支持就成了一个惯用模式。近年来,国外电池厂商在中国投产的消息不断见诸报端,给了中国电池生产商更大压力。


在海外厂商的积极进攻下,中国电池市场逐渐被蚕食,留给中国电池生产商提升技术、产量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慎重思考应对之策成为当务之急。

0
生成封面
网友评论
登录后才可发表评论 发布
相关文章

共促新能源重卡发展 福田汽车携手特来电成立合资公司

【EV视界综合报道】2025年2月19日,福田汽车与特来电在北京正式签署合资协议,双方就开展以重卡为主的新能源充电场站建设运营以及全球充电桩销售业务等事宜成立合资公司。合资公司成立后,计划于2025年完成25座充电场站建设,范围覆盖山西及河北等区域,通过补能充电站的完善,满足新能源客户的补能需求。

2025年02月20日

搭载巨湾电池 中集·陕汽超快/极快充新能源重卡集中交付

【EV视界综合报道】2025年2月18日,由广西崇左市城市建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称崇左城建)和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崇左港公水联运服务大湾区机电产品出口东盟业务签约暨中集·陕汽好牵挂·崇左城建物流公司新能源重卡交付仪式”在广西省崇左市崇左港濑湍作业区隆重举行。本次交付的超快/极快充电新能源重卡搭载巨湾电池,充电性能卓越,仅需15分钟即可实现电量从10%到80%的快速补充。

2025年02月20日

中集灯塔崇左大库落成 中集·陕汽“好牵挂”新能源交付

【EV视界综合报道】2025年2月18日,正值雨水节气,万物复苏之际。中集·陕汽“好牵挂”新能源交付仪式在广西自治区崇左港中心港区隆重举行。在中集·陕汽“好牵挂” 崇左城建物流新能源交车仪式环节,与会嘉宾共同见证了财富金钥匙交接的重要时刻,助力物流运输实现更快、更有效、更安全的运输目标,推动物流行业的进步与绿色发展。

2025年02月20日

近日,LG化学与上汽签署电池供应合同

在中国国内还对发展电动汽车发出质疑声时,国际零部件尤其是电池供应商已经看准时机,争先恐后进入中国并开始了市场布局。
evlook编辑
扫一扫阅读完整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