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视界原创报道】2020年是见证历史的一年,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美股5次熔断让股神巴菲特只呼“我太年轻”;油价不只降到了0美元,还触及了负37.63美元的地狱价;特斯拉市值冲上6000亿美元,已经超过3个丰田……站在2021年的起点,EV视界以电动汽车行业过去一年里的十个热议话题来温故知新,鉴往知来,我们期待大家也能在文末留下各自心目中的刷屏事件和思考评论。
1、政策力挺,中国电动汽车迈入高速成长期
2020年初,受多重因素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出现下滑。为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新能源汽车消费,四部委4月联合发布《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2年底,并提前明确2021年、2022年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退坡幅度,稳定市场预期。在经济稳定恢复增长态势带动下和有关政策支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从二季度起触底反弹,1-11月共销售110.9万辆,同比增长3.9%。
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新车销量要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约20%;力争到2035年,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规划》还鼓励地方政府加大对公共服务、共享出行等领域车辆营运的支持力度,给予新能源汽车停车、充电等优惠政策。这不仅是《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政策延续,也是未来15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战略性方针指引,为行业和市场带来发展定力与信心。
12月31日,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2021年补贴政策要求。从2021年1月1日起,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标准在2020年基础上退坡20%;为加快公共交通等领域汽车电动化,城市公交、道路客运、出租(含网约车)、环卫、城市物流配送、邮政快递、民航机场以及党政机关公务领域符合要求的新能源汽车,2021年补贴标准在2020年基础上退坡10%。同时,补贴政策维持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续驶里程、能耗等技术指标门槛不变。
新能源汽车利多政策连发,疫情控制趋稳推升车市回暖,十四五也将其纳入发展重点,中国新能源汽车2021年有望进入高速增长期。政策支持,加上产销双旺,市场竞争也将进一步加剧,造车新势力、自主品牌车企以及以特斯拉为代表的外资车企将同台竞技,新能源车型数量、质量将进一步提升,未来5到10年将成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和行业龙头崛起的黄金十年。
2、五菱宏光MINI EV把Model 3拉下马
细数历代神车,便宜才是王道。五菱宏光MINI EV是一款不依赖于补贴,符合消费者刚需的A00级电动车,以2.88-3.88万元的低价进入市场后,凭借个性化、实用性和实惠性成功开创了一片新蓝海。
自6月份上市以来,五菱宏光MINI EV的销量节节攀升,2020年6-11月累计销售8.1万辆,其中11月销量达3.1万辆,成为国内第一款月销量突破三万、首次进入国内轿车销量前十的纯电动车型,打破了多项行业纪录。依靠上汽通用五菱的强大品牌背书,在品质、安全、品牌等多个层面降维打击低速电动车三无产品。
中汽数据中心的调研数据显示,五菱宏光MINI EV的消费群体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对购车价格以及使用成本相对敏感,受购车预算限制以及有舒适性和安全性的需求升级;二是作为可以满足日常需求的家庭第二或第三辆车,以及除日常代步需求外其他需求很弱的用户群体。从用户性别和年龄看,2020年宏光MINI用户中女性占比为51.7%,80后、90后占比分别为46.0%和26.5%,其中不乏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和年轻妈妈,宏光MINI用户群体整体偏向年轻化。
可以说,小小的五菱宏光MINI EV精准把握住了用户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电动汽车的普及。
3、特斯拉史诗级暴涨晋升全球市值第一
金融市场刚送走史上最波涛汹涌的一年,特斯拉的表现最为抢眼,2020年不仅大涨逾740%,,市值冲高至6689亿美元。无惧疫情的亮眼财报、交车量超出预期,特斯拉因此被纳入了标普500指数成分股。
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特斯拉累计完成交付318350辆电动汽车,不断刷新史上单季新高。从财报表现来看,特斯拉已连续5个季度盈利,实现了6.3%的营业利润率,这背后的推动力是特斯拉领先的软硬件技术优势,持续提升的本地化生产能力,来自中国市场的强劲需求,以及创新的产品服务体验。
拜特斯拉股价飞涨所赐,马斯克的身价达到1700亿美元,排名全球第二,过去一年净资产增加1420亿美元。
特斯拉的牛市场景与电动汽车需求增长的轨迹完全相关,正在上海、柏林和得州超级工厂打造ModelY将于2021年开始全球交付,Semi半挂卡车也在来的路上。特斯拉市值飙升凸显出投资者对电动汽车发展前景的信心,执行力改善、生产效率提高,以及全球扩张将持续强化其竞争龙头地位。
4、造车新势力的资本狂欢
2020年,以蔚来、理想、小鹏汽车为代表的造车新势力跨越生死,峰回路转。2020年前11个月,三者累计交车分别达到36721辆、26498辆、21341辆,合计销量占比近8%。相继在美国IPO会师后,股价连番上涨,一度成为美股市值前十车企,引发资本市场广泛关注。
新势力品牌突破了传统车企形象,得到了市场的初步认同,一方面主要归功于国家政策扶持下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新一轮反弹。另一方面,造车新势力依据各自的特点积极主动营销和推广,活跃的企业APP和社交媒体用户运营,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粉丝的眼球和购买欲。
2020年第二季度以来,随着电动汽车公司的股价大幅上涨,截至12月31日,蔚来汽车的市值高达750.98亿美元,成为全球市值排名第五车企。小鹏汽车的市值达到305.5亿美元,理想汽车的市值为258.8亿美元,分别排名第17和第18位。
市场对于蔚来、小鹏、理想的定位并非传统车企,而是带有很强的科技公司色彩。尽管股价节节攀高,但离扭亏为盈的目标还相距甚远,即使改用市销率(P/S Ratio)来评价:蔚来市销率是35倍左右,理想汽车是28倍,小鹏汽车夸张到70倍,对比传统车企丰田的0.76倍及通用汽车的0.27倍,就算是勉强盈利的特斯拉也仅仅是19倍上下。
对于新势力的股价表现众说纷纭,有人说是突破,有人说是泡沫,还有人说是特斯拉光环效应,然而,销量仍是最好的评判标准之一,未来3家新势力车企还需要持续创新,不断增强产品质量和提升市场市占率。2021年的第一天,特斯拉在中国生产ModelY喊出了33.99万元的起价,新的大战一触即发,蔚来、理想、小鹏将直面更强力挑战。
5、中国传统自主品牌集体冲高
中国汽车市场持续向好,豪华车销量大幅成长,用户对民族品牌信心越来越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赋能下,自主品牌冲击高端充满自信。
在消费升级趋势下,主流传统自主品牌竞相杀入高端智能电动汽车赛道,掀起一波豪门新造车运动。这些传统车企无一例外地都在进行大刀阔斧机制创新,提升组织效率,向用户思维转化,在设计、研发和制造砸下重金,在软件定义汽车潮流中与华为、阿里巴巴等科技巨头合纵连横。
北汽ARCFOX联手麦格纳和华为动作最快,首款智能电动SUV极狐ARCFOX αT10月底已经上市。东风汽车全新高端电动品牌岚图的首款量产车FREE将于上海车展上市。上汽集团、张江高科和阿里巴巴三方联合打造的智己汽车项目浮出水面,最终将达成百亿规模,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造车新势力。长安汽车携手华为和宁德时代联合打造全新高端智能汽车品牌,转型征程进入新阶段。长城汽车则选择以“沙龙智行”开启WEY品牌之后的二次冲高之路。
如果说,在传统燃油车赛道上,自主品牌还是跟跑,那么,在智能电动车赛道上,自主品牌则有机会并行,甚至领跑。
6、跨国车企电动化版图重心转向中国
2020年,中国的双积分政策和欧盟的二氧化碳排新规开始实施,从底特律到横滨,从首尔到狼堡,从斯图加特到爱知,跨国车企纷纷加快转型步伐,希望在电动化变革中,确保自己能够站在颠覆者的一边,而不是被颠覆,同时在中国这个世界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能够不落人后。
大众汽车集团宣布将携手合资企业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大众汽车(安徽),在2020年至2024年期间投资约150亿欧元,加速布局中国电动出行领域。2025年前,实现15款新能源车型的本土化生产,将电动车型在集团产品组合中的比例提升至35%。
首款搭载最新第五代BMWeDrive电力驱动技术的纯电动BMWiX3去年9月在中国本土下线上市,华晨宝马凭借先发布局电动出行全产业链已进入全球新能源车生产第一梯队。到2023年,宝马计划推出25款新能源车型,其中一半以上将是纯电动。
至今已在中国市场推出10余款新能源车型的通用汽车,未来五年在中国市场推出的新车型中40%以上将是新能源车型,覆盖凯迪拉克、别克和雪佛兰品牌,这些车型将在中国生产,几乎所有零部件也将实现本土采购。2020到2025年,上汽通用将引入通用第三代全球电动车平台,推出9款以上的新能源车型。
丰田在中国的电动化步伐明显加快,量产纯电动车型C-HREV、雷克萨斯UX300e和奕泽E进擎三款车型在2020上半年完成上市,到2025年,丰田将在中国市场推出10款EV车型,以此为开端逐步向全球市场投放。
继轩逸纯电之后,日产汽车第二款电动车型Ariya将于2021年在中国市场销售。到2023年,日产将向中国导入7款纯电动车,电动化车型将占日产汽车中国总销量的23%。
如果说2020年的危机加速了未来出行的转型,那么这些巨头正磨刀霍霍,为2021年的正面厮杀做好了准备。
7、“新基建”助力充电桩 换电开启新商业模式
为支持电动汽车全面发展,中国积极推动新基建、加速建设充电桩,同时支持换电,逐步解决充电难痛点。
换电模式是电动汽车能源补给的主要方式之一,今年以来,换电模式得到了政策的大力支持。两会提出要加大充换电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换电站以新基建的概念第一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工信部明确指出,要鼓励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并加快充换电设施互联互通;国家能源局宣布,将积极支持充换电商业模式创新,切实提升充换电保障能力。
工信部正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换电相关标准制定工作,正在加快制定《电动汽车换电安全要求》国家标准,鼓励企业根据适用场景研发换电模式车型,支持北京、海南等地方开展换电模式试点推广,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许多车企纷纷宣布投入开发及建设换电站。支持换电模式的车辆可做到车电分离,不购买电池而转为租用方式,对消费者而言可降低购车成本。同时,解决为了加大续航力而堆砌更多电池组导致成本与负重增加。对车企而言,提供BaaS(BatteryasaService)服务可收取不同里程数方案的月租费,但负担的投资也很庞大,包括建设成本、营运成本、电池库存、电池保存、电池回收等,以及延伸的损坏赔偿和保险问题,仍有一连串体系问题待解决及优化。
充电与换电都是电动汽车的能源补充方式,各有其适用领域和细分市场。新能源汽车产业整体上还处于初期阶段,技术路线、商业模式都在发展变化之中,国家鼓励相关企业开拓创新,开发先进动力电池、新型充电和换电技术,进行商业模式创新。
8、欧洲电动车市场赶超中国
以区域市场来看,全球新能源车销售增长的新支撑点转向欧洲。2020年1至11月,欧洲新注册电动汽车近1085000辆,市场占比达到10%,2020全年销量或将超过125万辆。
作为摆脱新冠疫情的经济复兴政策,德国、英国、法国推出购车补助计划,补贴对象以环保为要求的新能源车为主,其中又以纯电动车能拿到的补贴金额最高,部分国家提供的高补助金额等同抵消了纯电动车与燃油车间的价差,2020年三国合计料将销售63万辆新能源车,年成长率高达163%。
而另一大带动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提升的原因是,欧盟2021年将100%实施二氧化碳排放新规,未达标车企将面临巨额罚款的严苛政策,驱动了车市的飞速发展。
2020年上半年,受到新能源补贴以及欧洲碳排放的双重影响,欧洲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快速增长,销量达到39.98万辆,一举超过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销售市场。多家机构预测,2021年欧洲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超过110万辆,比去年翻一番,有望成为世界第一。
此外,在欧盟产业培育政策下,动力电池相关产业也在持续扩张,预估2025年前欧洲电池产能将达到约315GWh。
9、中国车企向海外市场发起攻势
宝马2020年11月向欧洲出口了在辽宁生产的新款纯电动汽车iX3,特斯拉在10月向欧洲出口了在上海超级工厂生产的Model3,这标志着中国正在成为纯电动汽车全球出口基地。
中国企业的出口也在增加。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电动车企业极星(Polestar)已开始向欧洲和北美出口纯电动汽车Polestar2,在纯电动汽车占市场过半的挪威,跃居9月新车销量第3位。爱驰汽车向法国的出租汽车公司出口销售了500辆U5,下一步计划在德国和瑞士销售。小鹏汽车9月启动出口。
上汽MG名爵EZSEV的海外市场表现可圈可点,作为英国市场家喻户晓的品牌,名爵近年来凭借全新设计风格和电气化转型,成为仅次于特斯拉Model3和日产LEAF的畅销纯电动汽车。在欧洲市场,名爵已在冰岛开设了首家专卖店,在英国、挪威和法国的店铺也在增加。
如果中国电动车出口形成规模,将对世界汽车产业格局带来极大影响。
10、多国调整停售燃油车目标
进入2020年,各国政府提出的环保政策再次点燃火种。中国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提出到2035年,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销量各占50%,汽车产业实现电动化转型,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达到100万辆左右,商用车实现氢动力转型。全球其他主要国家和大都市政府也宣布了燃油车禁售时间表或调整停售目标。
随着2020年2月1日起正式脱欧,英国持续调整禁令实施目标时间。11月17日,英国政府将时间再提前至2030年禁止新售传统汽、柴油车辆,如果混合动力车不符合零排放规定,到2035年也将禁止销售。
丹麦身为欧盟会员国,以不同宣誓方向朝车辆电动化目标迈进,12月初调整为2030年国内的道路上至少有775000辆电动或混动汽车上路,以实现到2030年减少70%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到2030年,丹麦道路上行驶的车辆将有100万辆是低排放或零排放汽车。
美国加州为全美第一个宣布禁售燃油车的州政府。加州州长办公室9月23日宣布计划2035年起禁售燃油乘用新车,同时要求所有中型和重型车辆的运行到2045年必须达到零排放标准。
12月25日,日本政府宣布针对氢能源和汽车业的“绿色增长计划”,将在未来15年内停止销售传统燃油新车,以实现2050年温室气体零排放目标。根据计划,到2035年,电动汽车(包括混动车、燃料电池汽车)将替代汽油车。为加速电动车普及,日本政府还计划到2030年,将动力电池成本削减过半,至每千瓦时10000日元或更少。
要实现汽车电动化,还需要削减发电时的碳排放。如果作为汽车动力源的电力来自煤炭发电,将与脱碳的潮流背道而驰。日本计划到2050年在汽车领域的燃料阶段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在发电与运输等领域,将氢能消耗量从2017年的200吨提高到2030年的300万吨,到2050年升至约2000万吨。
东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12月8日在都议会例会上提出,计划2030年之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50%,考虑到2030年时,东京都范围内彻底禁售含内燃机车辆,仅能销售纯电动车和燃料电池车等。
最后的彩蛋:苹果Apple Car真的要来了?
2020年底,一则未经证实、苹果最快2021年9月发表Apple Car的消息一出,让电动汽车行业和资本市场嗨了起来。
从苹果2014年启动”泰坦计划”至今,也许是人们太期待大苹果时代的来临,持续不断的造车传闻此起彼伏,暗示着传统汽车产业距离被颠覆已为时不远。
目前,苹果已申请了近70个汽车专利,除了车载系统、自动驾驶等智能化相关专利外,还有电动机、悬挂系统、灯光、车窗玻璃加热、车辆导航等,不仅是为往后铺路,更展现出对于汽车市场的野心。
这次关于Apple Car的发表时间有两种说法。来自中国台湾供应链的消息说,Apple Car在2021年就会问世。而路透社报道称,苹果虽然重新聚焦在研发汽车方面,不过计划的目标是2024年,推出自有品牌的自动驾驶电动车,并且使用自主研发的革命性电池系统,就像大家第一次见到iPhone一样的惊艳感。
苹果预言大师郭明錤罕见发文灭火,他认为Apple Car有推出时间不确定、汽车产品规格与供货商尚未明朗和市场竞争力三大不稳定因素,最快2025-2027年才会推出,电动汽车与自动驾驶技术目前正在快速发展变化,以苹果的质量标准来看,就算延到2028年也不意外。
无论如何,苹果没有放弃电动车计划应该是可以肯定的事,汽车行业正在变革,汽车将重新被软件定义,苹果过去多次利用破坏式创新手段,成功推出颠覆现有市场规则的产品,Apple Car是否会顺手,最终还要等待苹果来揭晓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