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视界报道】3月4日下午,2021全国“两会”正式来开帷幕,今年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极具特殊历史意义,汽车行业的代表委员们摩拳擦掌,建言献策,芯片、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自动驾驶、氢燃料电池等一系列热词高频出现在他们的提案中。
新能源汽车再进阶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6年位居全球第一,累计推广超过550万辆。2020年,国务院发布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进一步明确了行业发展方向。但正如工信部张肖亚庆所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还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市场竞争很激烈,同时在技术、品质、消费者感受方面还有不少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
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曾庆洪建议,集中力量解决新能源汽车“充电难”、“充电慢”问题,加强配套基础设置建设。陈虹建议,同时鼓励非快换式和快换式“车电分离”模式的推广应用,研究针对“车电分离”模式全面梳理和出台完善的管理政策。
全国人大代表、长安汽车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认为,新能源汽车发展还存在市场发展不均衡,亟需探索新的商业模式等问题,他建议进一步优化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各地方政府与国家战略规划要保持一致,建立“积分池”管理机制,调节积分供需,此外,加强V2G等相关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探索新能源汽车与电网互动应用,出台政策支持开展新能源汽车波谷充电波峰放电,降低新能源汽车全生命周期成本。
全国人大代表、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提出,货车为公共领域的重要车型,虽然国家部委已出台多项政策,但目前货车电动化仍面临法规方面的障碍,针对货车电动化及重卡换电新模式、新业态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建议对GB 1589-2016标准中质量及长度限值作补充规定。
另一方面,中国汽车产业具备全面开拓全球市场的实力,新能源汽车成重要突破口。全国人大代表、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提议,有必要将新能源汽车产业全球化上升为国家战略,制定5-10年产业规划,引导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关键技术加速发展,着眼于大趋势,分步骤、分阶段进行。同时,制定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全球化引导机制,鼓励优质技术发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高质量发展。
李书福还提议,中欧班列为汽车企业开辟了一条新的物流线路,满足中国车企“走出去”以及欧洲地区日益增长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需求。
芯片当自强
自2020年底出现的芯片供应短缺问题对汽车生产造成的影响一直在蔓延,进而影响到我国汽车产业运行的稳定性。目前市面上多数车型至少需要用到约40个不同的芯片,更高端的车型可能用到150个,而且只要其中一种芯片断供,车企就无法生产出货。
随着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对芯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目前国产车规级芯片仍然存在整车应用规模小、车规认证周期长、技术附加价值低、上游产业依赖度高等问题。 尹同跃,等全国人大代表,不约而同的提到了最受关注的芯片问题,建议积极加速自主芯片的脚步,未来通过产业扶持政策,提高车规级芯片国产化率,从而增强汽车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
全国人大代表、上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虹建议,在消费级芯片企业的扶持政策基础上,加大对车规级芯片行业的扶持力度,使整车和零部件企业“愿意用、敢于用、主动用”。出台聚焦车规级芯片的扶持政策,包括各级研发和产线投资补贴、首台套应用补贴等,降低企业投入和产品价格;并拉动保险企业设计产品责任险,对国产芯片在整车上的应用进行保障,降低整车、系统和芯片企业的应用风险。
他建议制定车规级芯片“两步走”的顶层设计路线,实现车规级芯片企业从外部到内部的动力转换。第一步由主机厂和系统供应商共同推动,扶持重点芯片企业,帮助芯片企业首先解决技术门槛较低的车规级芯片国产化问题,提升其车规级国产化体系能力;第二步主要由芯片供应商推动,形成芯片供应商内生动力机制,解决技术门槛高的车规级芯片国产化问题。针对具体高技术门槛芯片,推动设立整车、系统、芯片的重大联合攻关专项项目,由政府、企业分摊研发资金,共享专利,占领未来行业制高点。
芯片产业是一个集技术、资本与人才一体的产业生态。尹同跃建议制定国产车载芯片技术路线发展纲要。明确车载芯片国产化率发展目标,加大芯片产业链建设、重点扶持及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成立芯片创新发展平台,从标准、规范、人才、技术层面给予芯片行业、零部件行业与整车以支持,并在产业链生态上给与政策鼓励以及资金支持,推动芯片生态与部件生态、整车生态融合发展。
在曾庆红看来,虽然汽车半导体及零部件市场前景广阔,政府重视程度高,产业链自主可控意识强,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国内芯片投资不积极,存在“上热下冷”现象;供应链投资保守,汽车芯片产能被挤占;供应链安全问题突出,市场乱象丛生;标准和验证体系缺乏,限制了汽车半导体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发展。因此,他建议加大对汽车电子产业链的精准扶持,制定并落实汽车半导体及关键电子零部件的专项激励措施;加快国内车规半导体标准体系建设及汽车关键电子零部件产业路线图的实施;加强和完善汽车半导体行业的监管机制;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投资整合,引导平台企业等相关社会资本流转投入芯片及关键汽车电子零部件等需要长期投入的国家战略科技领域。
目前,中国的汽车核心芯片主要依赖进口,国外厂商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2020年美国、欧洲和日本企业占了90%以上的汽车芯片市场份额。国内汽车主芯片公司虽然经过几年的大力投入发展,获得部分主机厂认可,但市场份额仍低于5%。随着国际局势风云变化、全球半导体原材料和产能日益紧张,汽车芯片存在随时断供风险,汽车芯片也逐渐成为一个“卡脖子”环节。
朱华荣建议在保证产业链稳定供应基础上,国家出台积极政策来推动汽车芯片国产化,维护汽车供应链安全,例如设立汽车产业核心芯片及生产设备国产化重大专项;强化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投入,支持芯片设计和制造企业,弥补空白芯片领域;推动和鼓励主机厂敢于试用或大规模应用国产汽车主芯片;支持主机厂在整车开发过程中与国内汽车芯片商及早开展汽车芯片定制化研发,通过深度协作来提升汽车芯片品质与供应稳定性;.加强标准制定,设立准入门槛。
智能网联+自动驾驶
2020年中国汽车的总销量达到了2532万辆,其中具备一定自动辅助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的占比快速提升。但智能驾驶汽车实际应用仍面临许多合法性难题。
王凤英建议有关部门牵头制定《面向商业化的智能网联汽车法律法规优化指导意见》,加强顶层规划和督促指导,统筹法律法规的制修订和贯彻实施工作,确保十四五期间智能网联汽车商业化落地。
为实现我国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规划目标,曾庆洪建议,在基础设施建设、法律法规、研发测试、技术推进、道路建设等方面都需要做相应的协调和匹配。比如完善现行交通安全法规,确认“机器驾驶人”的法律主体资格,考虑新设L2级以下智能网联汽车的具体规定,统筹解决不同场景下的责任承担及特殊管理问题;优化自动驾驶相关标准与测试管理,加快相关技术标准的编制和发布,完善现行自动驾驶汽车道路测试相关政策法规 。
全国政协委员、百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认为,大力发展低碳交通,利用人工智能、5G 等新技术,加快自动驾驶商用和智能交通普及,能有效缓解交通拥堵,让老百姓出行更绿色便捷,实现碳达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协调统一。他建议,国家层面进一步加强政策创新,支持自动驾驶商用和智能交通普及,为自动驾驶规模化商用开辟合法化路径;建立由各级政府、产业界和学术界共同参与的自动驾驶规模化商用推进机制;加速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进程;鼓励企业加大自动驾驶汽车及关键软硬零部件研发创新,促进自动驾驶汽车普及。
从2020年开始,各大车厂就开始启动面向L3级以上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但目前L3级以上自动驾驶车路权和法规没有出台,影响和制约自动驾驶路线选择和研发。因此,全国人大代表、奇瑞汽车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建议,L3自动驾驶在低速场景下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开放L3自动驾驶在低速行驶下的路权,通过低速场景行驶里程,积累自动驾驶工况,为高速自动驾驶做技术储备。
与此同时,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安全也不容忽视,陈虹代表建议,建立准入制度,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包括高精地图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商业用途需经国家相关部门备案管理。只有满足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要求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才能进入汽车公告目录。
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周鸿祎则提出,应该将网络安全列为智能汽车“标配”,推进智能汽车网络安全强制测试;并强化智能网联汽车产生的数据安全监管。
加快氢能产业发展
我国提出的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时间表的战略决策,氢能源普遍被认为是脱碳和未来清洁能源的重要解决方案。氢燃料电池汽车经过多年的自主创新发展,已进入商业化应用初期。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马永生表示,氢能作为二次能源,在世界能源舞台上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目前,我国在氢能相关技术上取得了一些重大进展,但氢能产业总体尚处于试点示范、市场推广阶段,长远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为此,马永生建议从四方面加大力度,推动氢能产业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一是加强氢能产业顶层设计;二是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三是加强标准体系制定;四是加强产业政策扶持。
陈虹代表建议,从国家层面尽快形成统一的中国氢能战略规划。从国家层面制定我国的氢能战略发展路线图,明确阶段性目标和分步实施的重点;其次要建立健全管理体制机制,在氢能管理政策法规层面有所突破。如对氢能的上中下全产业链,单独形成专项的法规政策,在审批、监管流程上与燃料汽柴油尽量趋同。此外,在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对使用绿氢(可再生能源产生的氢能)进行一定时期的专项补贴。
王凤英代表建议,为引导和促进车用氢能产业发展,首先,我国亟待完善国家氢能产业顶层设计,尽早出台《能源法》正式稿,研究制定和发布国家氢能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同时,建立健全氢能与燃料电池标准体系,鼓励行业领先的相关高校、企事业单位进行氢能和燃料电池汽车相关技术标准研究,建立健全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技术标准体系。其次,要引导加大氢燃料电池基础科研投入,突破核心材料和关键部件的技术瓶颈,通过示范城市奖励、技术研发支持等措施,激励优质氢能企业、燃料电池企业、整车企业等产业主体强化技术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