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五大重点新能源汽车企业发展战略规划 - EV视界
app下载

前往苹果app stroe
搜索“EV视界”下载
第一时间获取最新资讯

当前位置: 首页  国内  正文

国内五大重点新能源汽车企业发展战略规划


比亚迪

企业概况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及其附属公司主要经营包括传统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在内的汽车业务、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以及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

从全球汽车发展来看,新能源汽车都是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比亚迪抓住时机,将传统车与电动车相结合,推出混动车抢占市场。比亚迪在传统车市场努力开拓的同时,将“电动车公交化,混动车市场化”确定为其新能源车发展大方向。

2014年,比亚迪集团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约人民币73亿元,同比增长约6倍,占集团汽车业务收入的27.05%。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增长9倍,其中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秦销量同比大幅增长,迅速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冠军,主导新能源汽车和私家车市场;K9纯电动巴士和e6纯电动出租车销量同比持续攀升,继续引领全球公交电动化发展方向。随着产品的不断丰富和性能的持续提升,以及政策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新能源汽车行业于2014年获得突破性进展。比亚迪作为行业技术研发和商业推广的先行者,凭借领先的技术优势和性能优越的产品,继续巩固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导地位。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比亚迪2014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市场份额达27.9%,在插电式混合动力市场份额更高达49.6%,于业内遥遥领先,稳占市场领导者地位。

新车频发、金融公司成立、新能源产销大涨、越来越多的车型走向海外……近几年,比亚迪的新闻不断出现在各大媒体,可谓捷报频传。在自主品牌发展遇到瓶颈的时候,比亚迪汽车及时转型,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不仅为企业盈利做出重大贡献,更为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增加不少动力。

新能源汽车战略布局:乘用/商用/专用领域一个都不能少

从比亚迪布局的新能源汽车领域来看,乘用车型包括主流插电式的秦、唐、汉、明,纯电动的E6、E3、E5,在公共交通领域,比亚迪则坚持公交电动化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纯电动大巴K9,物流领域电动车T3、T5、T7 ,以及未上市的商、宋、元等车型,基本实现新能源汽车各领域的布局,产品线覆盖主流细分市场,同时积极在中国以及海外市场的应用和推广。目前,比亚迪集团新能源汽车已推广至深圳、南京、大连、杭州等国内十多个城市,并实现了在欧洲、亚洲、北美和南美逾30个国家和地区的商业化运营。

2015年4月20日,比亚迪以“新能源?新未来”为参展主题,携旗下唐、宋、元、商等新能源车亮相上海车展,并正式发布了新能源车“74”全市场战略布局,“7”代表7大常规领域,即城市公交、出租车、道路客运、城市商品物流、城市建筑物流、环卫车和私家车;“4”代表4大特殊领域,即仓储、矿山、机场、港口,逐步实现全市场布局。在技术层面,比亚迪集团将通过“542战略”(即代表百公里加速时间少于5秒、全时四驱、百公里油耗少于2L这三项突破性指标),巩固技术领先优势和市场领导地位。

2015年4月,比亚迪在华中地区的首个新能源客车、专用车生产基地在黄陂区临空经济产业示范园奠基。该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纯电动客车年产能将达3000辆、纯电动专用车年产能将达5000辆,并实现相应关键零部件本地研发生产,总产值可达100亿元,其中一期项目生产的新能源客车计划今年11月在汉下线。未来,武汉比亚迪新能源客车产品将重点覆盖武汉乃至整个华中地区市场;新能源专用车将立足武汉,满足全国市场的推广应用,未来还将面向海外市场,开拓新能源专用车出口业务,创造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除了整车业务,比亚迪集团还开展了二次充电电池业务,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和镍电池产品,同时比亚迪集团积极研发磷酸铁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产品,致力将该等产品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电站及光伏电站等领域的应用。根据公司新能源汽车电池产能规划,比亚迪从4月份开始将进入电池产能爬坡期,预计2015年底将达到4.6GWh产能规模,随着公司电池产能瓶颈破除及国家新能源汽车政策进一步激励,2016年将进一步扩张至8GWh~10GWh产能,随着产能逐年翻番。

2014年比亚迪集团的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实现收入约人民币53百亿元,同比增长0.29%。尽管电子部品件依然保持高速增长,但与新能源车业务的增速相比则逊色许多,为了强化集团的战略聚焦以及加快业务转型升级,比亚迪最终选择了集中资源奋战新能源车。2015年4月初,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将其全资子公司深圳市比亚迪电子部品件有限公司作价23亿元卖给合力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产品规划:主要以新能源SUV车型为主

财报显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业务在2014年取得突破性进展,总收入73.28亿元,同比增长约6倍,已经占集团汽车业务收入的27.05%。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2015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将会继续倍增,至少做到150亿元。2015年4月8日,比亚迪官方发布数据显示:3月新能源车型销量达3039辆,其中插电式车型秦2576辆,e6电动车400辆,比亚迪戴姆勒共同打造的高端电动车腾势163辆。比亚迪2014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003辆,2015年一季度为7676辆,同比增长155.6%,尤其3月上升幅度明显,环比增长33.3%,给全年的业绩开了一个好头。

根据比亚迪的“542战略”规划,比亚迪将在2015年第二季度推出紧凑型SUV-宋,2015年第三季度推出小型SUV-元,2016年第一或第二季度推出宋的纯电动版,2017年推出中大型SUV-明。这几款新产品均属于“542战略”下的新能源车型。

具体车型来看,比亚迪于2013年12月成功推出双模电动车“秦”。通过短途用电,长途用油的运行模式,秦不仅满足了续航里程的需求,同时也摆脱了对燃油的依赖,2013年底上市至今的累计销量超过2万辆,并且一直保持稳步增长。秦主攻私人市场,因此能从这款车的销量看出大致的市场热度。

比亚迪于2015年1月中旬正式对外公布了旗下首款插电式SUV“唐”,该车也拉开了比亚迪2015年新产品投放计划的大幕。目前比亚迪已规划了以“朝代”命名的车型系列,这些产品均是针对民用市场的新能源车型,其中多以“插电式混合动力”为主,覆盖轿车、SUV以及MPV三种车型。按照比亚迪的产品规划,唐、宋、元、明等SUV产品超半数席位,后续企业还规划推两款新能源SUV。

技术规划

绿混是比亚迪针对汽车能源管理体系推出的新技术,它有两大技术亮点,其一是采用ET-Power铁电池技术,以更安全、更持久、更环保的无铅48伏铁电池替代传统的12伏铅酸电池;其二是整车电机变频智能化,电机与涡轮增压发动机无缝配合实现双增压,整车百公里加速提升1.5秒,整车节油1.5L。

比亚迪绿净技术则是将PM2.5监控、过滤和净化集成于空调系统,它能每5秒检测并提醒空气状况,空气在经过4层净化和过滤,可于4分钟内将PM2.5值由每立方米500微克降至12微克以下,净化车内空气。值得一提的是,该技术已经运用在G5和S7这两款刚上市不久的新车上了。

比亚迪DMⅡ代双模技术是一种将发电机和电动机两种混合力量相结合的混合动力系统,在普通情况下无需启动发动机,仅凭电动机即可满足日常出行需要,没有发动机的尾气排放;而在混合动力状态下,系统能爆发出更加强劲高效的动力性能。目前秦已搭载该技术。此外,比亚迪还推出了纯电动、双向逆变充放电、 TID动力系统、云服务和遥控驾驶等方面的新技术,并且其中的绝大部分已经成功实现商用。

伴随比亚迪明一起公布的还有比亚迪最新的“六擎四驱双模”技术,该动力系统由1台发动机与5台电动机组成,其可实现四轮独立驱动,配备该动力系统的明百公里加速时间将达到3.9秒。王传福透露了比亚迪未来通过技术变革颠覆汽车产业的规划。比亚迪计划将于2016年推出一款分布式驱动的电动车,这种车在任何高速的情况下,即使爆胎,生命也是安全的。在未来几年将把双模战略继续实施下去,把它做到极致,做全球最安全的车。

在公交领域,比亚迪已经进入收获期,其新能源大巴不仅在中国有,在全球都有比亚迪公交电动化的足迹。在私家车领域,双模车更接地气,更符合中国的国情,即使在美国,其双模车的增长速度是纯电动车的5倍,这也说明双模车更符合市场需要。从2015年起,比亚迪推出的所有车都是双模车。双模车不仅提供动力,还能提供双动力,把速度做到极致。在王传福看来,做四驱,双模车的生命力是极强的,不仅性能上比传统燃油车有大大的提升,在速度、油耗以及价格上都有优势。虽然现在价格还有点高,但比亚迪有一系列的计划降低成本,其双模车在价格、技术以及推出时间等方面都将比竞争对手更占有优势。


北汽集团

企业发展目标

在今年上海车展首日,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向媒体全面解读了北汽“创?新未来”战略的背景与具体构想。徐和谊指出:“‘创’即创新,‘新’即新能源,‘未来’则是前沿思维和北汽的明天。北汽未来将以创新性互联网思维,努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缔造北汽未来,努力实现北汽梦。”徐和谊表示,“要抓住信息、材料、能源等技术变革与制造技术融合创新的重大机遇,通过工业化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以信息技术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使制造业向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和服务化转变,延伸产业链,培育新业态”。北汽将在2015年抓住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式增长的大好机遇,精心组织好新能源汽车的产品开发、生产和市场营销工作。

北汽表示未来十年要做心动产品的创造者,和魅力品牌的塑造者,和幸福组织的架构者。为此北汽内部设立了一个“1233”的架构:一要保持纯电动车的第一品牌,2020年形成大量的产销。二要培养两个核心能力,以用户需求导全新品牌开发能力,从简单模仿做到集成创新。三要做三大产品的布局,以北汽平台的业务,全新平台的微型轿车,和高端轿车等,三大平台同时进行。第四个“3”以平台为量产的主要。

北汽在2015年的新能源产销上制定了跑步前进的目标:全年销量突破2万辆,2016年的目标是不低于4万辆。北汽新能源欲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新能源品牌,到2020年,力争实现整车销售20万辆以上,降低碳排放20%以上。

据北汽新能源汽车公司总经理郑刚透露,北汽新能源已经开始做高端电动汽车的研发工作,在不同的产品平台上,都将有高端产品的开发和设计的安排,未来将陆续推出十多款纯电动汽车,包括一款高级别的小型纯电动车投放市场。同时,号称全球最大新能源工厂的北汽青岛莱西新能源基地将在下半年投产,年内产能就将达到5万辆。北汽集团今年在北京、青岛、广州、九江、潍坊等十大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将形成16万辆的产能。

3月20日,北汽启动了“万众E行 助力申奥”为主题的北汽新能源助力北京申办2022冬奥会卫?蓝先锋行动。在启动仪式上,北汽推出助力北京申办2022年冬奥会的一揽子计划,包括向北京冬奥申委捐赠工作用车、设立1万名助奥购车基金、承建1万个公共充电设施、提供1万次免体验机会等。此外,在今年年初的北汽新能源全产业链大会上,北汽与包括庞大在内的多家经销商、租车公司、物业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北汽方面希望以新能源配套设施和商业模式的先行来倒推销量的增长。

布局充电桩

充电商业模式的探索和充电服务能力是北汽新能源高度重视的战略业务单元。随着北汽新能源自建的三处公共充电站、共8个充电设施的建成及投入使用,北汽新能源已完成建桩5300个,建桩率超过五成。其中2254个为家用私人充电桩,2156个为社会公共充电桩,另有890个充电设施为工信部、科技部等国家部委及恒誉租赁、出租车公司等社会服务机构所建。

从北汽新能源此前发布的新能源战略来看,充电设施的建设被放在了重要地位,北汽新能源已正式发布“441”充电业务战略,要实现“4”大板块(完善体系建设、充电服务平台、充电布局和增值服务)、布局“4”大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形成“1”万个自建公共充电设施。后续规划的自建充电设施,北汽新能源将与国家电网、中国石化等央企合作建设,以形成完善的充电网络。全国范围内,北汽新能源的充电配套将主要布局在北上广深四大城市的重要公共地点进行建设,包括主干线、环线、立交桥;在住宅楼、商场、酒店、加油站、停车场等地也将加强建设速度,从而缩短城市内的充电半径。此外,北汽新能源公布,未来的充电设施建设中,将以“快充为主,慢充为辅”的方针推广,为各地驾驶电动车出行的市民提供便利。

在个人充电桩方面,北汽新能源的建设规模覆盖了北京、上海、天津、江苏、山东、湖南等地区。帮助个人用户免费安装充电设施,已经成为北汽新能源“智惠管家”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社会公共充电桩建设方面,目前,北汽新能源已与充电行业顶尖企业,如珠海泰坦、深圳巴斯巴等结成充电服务联盟。在此基础上,北汽新能源还与北京电力、中国普天、富电、特瑞德、华商三优等企业结成充电服务联盟,建立快充+慢充的立体停车库,大力布局充电设施。除此之外,北汽新能源还将打造智能电网管理体系,用户可以结合车辆剩余电量,通过GPS定位,自动搜索周边充电服务设施进行充电预约,通过移动设备随时掌握车辆信息,为用户提供人性化智能充电服务。

随着后续北汽新能源充电网络布局的日渐完善和新产品的推出,北汽新能源将形成庞大的新能源产业链。

发力互联网+与新能源 “南下”布局销售渠道

继今年两会之后,“互联网+”与新能源成为汽车行业新的关键词,“推进汽车智能化步伐”以及“推广旗下新能源汽车”两大战略将成为各大车企2015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也多次在正式场合提出,要用互联网思维作为促进汽车企业的转型升级的有利工具。据悉,北汽集团的上述两个“由传统制造型企业向制造服务型和创新型企业转型”的大战略都在加速落地,并已渐至佳境。

北汽新能源2014年通过与美国Atieva、韩国SK、德国西门子等公司合作,得到了国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技术支持。此外,北汽还与富士康合作成立了国内第一家新能源汽车分时租赁公司,为新能源汽车推广与应用开启了新的路径;与京东等电商达成战略合作实现了网上售车。

2015年3月23日北汽与互联网公司乐视在香港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据悉,北汽将在汽车方面研发制造的经验和能力,与乐视控股在互联网技术与理念、软硬件一体化的能力、用户运营与价值挖掘能力相结合,共同打造互联网智能汽车生态系统。而在此前,北汽也曾与京东开展电商合作、与富士康成立了电动车租赁公司,北汽正将互联网思维融入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未来北汽还将广泛运用互联网思维,推动汽车产业与新兴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

2015年,北汽新能源将在广州、深圳、东莞、珠海、佛山等城市完成渠道布局,建成北汽新能源专营体验店和二级销售和服务网点。北汽新能源“南下”不仅仅卖车,更是在提供一整套的电动车服务体系。目前车主普遍反映开纯电动汽车还是有里程焦虑、充电焦虑等问题,对此北汽新能源推出了“智惠管家”服务体系,解决车主后顾之忧。服务内容包括:为车主提供一对一管家式服务,包括随车赠送充电设备,免费安装充电设施,核心零部件(电池、电机、电控)6年/15万公里质量担保,车辆4次免费保养,质保维修时长超 过48小时免费提供代步车,提供24小时救援服务,承诺电池过质保期后优惠以旧换新等。

产品规划:将推11款电动车 形成家族谱系

除了“互联网+”战略,徐和谊还将新能源汽车视为推动战略转型升级的关键点和重要抓手。数据显示,在已经过去的2014年,北汽新能源凭借5510辆的销量夺得中国纯电动乘用车销量冠军,全国市场占有率达18.6%,北京地区市场占有率达75%。在纯电动汽车市场,北汽集团去年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北汽新能源规划在近两年内进一步完善电动车的产品阵容,将推出11款新车,2015年推出6款新车,目前,EV200轻快版和EV160轻秀版已于今年3月20日推出;2016年将推出5款。其中包括两款A00级电动车、三款A0级电动车、两款A级电动车(含首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一款B级电动车、一款C级电动车、一款微型卡车以及一款电动物流车;上述新产品的推出,将使北汽新能源在2017年初步形成电动车的家族阵容。

据北汽新能源研究院院长张凯称,除了发力纯电动车市场,北汽在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上的研发也在推进,也将在合适的时机推出增程式电动车。

据了解,北汽新能源全新一代产品的续航里程,从现阶段产品的200km最高提升至500km。在乘用车方面,北汽新能源的旗舰电动车将命名为ER500,综合续航里程将达到500km左右,在商用车方面,北汽新能源规划也推出EL150冷藏/保温车、1.5吨微卡物流车,续航里程均保持在150km左右。


上汽集团

企业概况

作为国内首家在纯电动、插电强混、燃料电池三大领域均拥有全球领先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品牌车企,上汽近几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发展新能源车,2015年一季度上汽累计销售新能源车1454辆,其中荣威550贡献绝大部分销量。在2015年4月20日开幕的上海车展上,上汽集团宣布响应2020年5L/100km的油耗限值,成为国内率先对国家《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的目标作出承诺的自主品牌企业。为达成上述更为严苛的油耗限制,上汽表示未来每年都将推出一款新能源汽车,上汽新能源产品矩阵将实现从A0级到B级,从轿车到SUV车型的全覆盖。到2020年,上汽自主品牌将完成100万辆销量目标,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要达到15%~20%。

上汽新能源车的发展正从起步期步入加速期。据介绍,上汽集团已在新能源车领域累计投入资金近60亿元,自主掌握了新能源汽车电机、电池、电控的“三电”核心技术,并建立了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体系。在此基础上,上汽集团已推出了纯电动车荣威E50、氢燃料电池车荣威750以及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荣威550PLUG-IN,率先成为国内新能源汽车产品型谱最全的汽车企业。

上汽发布“绿芯”战略 未来推出多款插电混动汽车

在2015年4月20日开幕的上海车展上,上汽发布了“芯动战略”,其中“蓝芯”专注传统动力领域,“绿芯”主打新能源技术。按照“绿芯”的规划,上汽将在未来两年推出多款插电混动产品,包括荣威950、荣威SUV车型的插电混合动力车;在电动车领域,上汽计划在2017年推出新一代高性能纯电动车,可实现超长续驶里程。到2020年,上汽将创新开发出第二代EDU(电驱变速箱)技术,打造具备技术和成本竞争力的新一代新能源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性能优越又“买得起”的新能源汽车。

对于新能源车的规划,上汽已有详细的布局。上汽将在未来两年推出多款插电混动产品,其中包括荣威将在2016年推出两款新能源车型,分别为荣威950插电式混动版车型和一款插电式混动版SUV车型。 2017年,荣威将会推出新一代550车型的插电式混动版;2018年,荣威将推出一款续航里程将超过350km全新的纯电动车型。

据上汽新能源汽车销售负责人介绍,今年新能源汽车规划产能约为12,000辆,较去年3000辆的总体规划提升4倍。上汽目前主打的新能源车型包括荣威E50纯电动汽车和荣威550插电式混动汽车,技术路线覆盖齐全。从免购置税政策实施后,上汽新能源汽车产能就处于满负荷状态。按照上汽的规划,上汽自主研发的EDU智能电驱变速箱已获美国专利授权。到2020年,上汽将进一步开发出第二代EDU技术。

2015年4月28日,上汽大通EV80纯电动车正式交付上海电巴,成为首批入驻上海临港的纯电动轻客,将为临港地区企事业单位提供绿色的多用途公务车出行服务,EV80将通过电动校车、通勤班车、公务车、菜篮子工程车等多种全面的形式,实现新能源商用车在消费者生活中的360°全覆盖,示范环保绿色交通。此次新能源用车合作,是上海构建临港绿色生态圈,打造未来之城的有力举措,也是上汽集团继上海车展发布主打新能源的“绿芯”国际技术品牌之后,助推新能源市场化的首次实际行动。除此之外,上汽大通和上海电巴还将强强联手,共同接力和推动充电设施建设,积极响应《临港地区绿色交通示范区规划实施方案》,实现新能源汽车对传统能源汽车的逐步替代,引领临港绿色交通。

新能源融合互联网

上汽“十三五”规划将启动“新能源+互联网+X”模式,在新能源上,上汽在插电式强混、纯电动和燃料电池都有技术储备,且拥有自己的专利,无论从技术还是从产业链的打造,可以说在国际上都属于比较领先。

在互联网上,上汽联手阿里巴巴进入互联网汽车产业。按照上汽的计划,在与阿里的合作过程中,要从操作系统的底层进行深入的系统开发和架构的设计,打通互联和账号,满足消费者的真正需求。上汽董事长陈虹认为,自主品牌要赶超合资品牌,要看能不能抓住新能源、新技术的发展趋势,未来的自主品牌将是新能源加互联网。

“X”代表目前尚不能确定的,但未来可能会成为主流技术的前瞻性技术。2014年8月份,陈虹整合上汽研发体系,成立以新能源、新材料、未来的主流技术方向的前瞻性技术中心;该前瞻性技术中心与以云计算车联网、互联网汽车、大数据管理等为主要研究方向的信息战略部一起,组成了上汽未来两大业务主力业务研究板块。除此之外,上汽还在硅谷设立了投资公司,紧盯国际技术趋势。

夯实插电式,同步探索节能技术

上汽在去年发布了“CUBE-TECH”全新动力总成,其中包括MGE系列、SGE系列缸内直喷发动机,TST6速双离合变速器,TST7速双离合变速器,以及新一代发动机启停系统。上述动力总成也将于未来5年在下一代产品全面搭载。

另据上汽的规划,2015~2020年,搭载全新一代动力总成的产品整体将在碳排放减少量、动力性提升、经济性提升三大指标上实现三个“超过20%”。此外,上汽将在2017年推出自主开发的新一代小排量发动机SGE1.5T,相比现在的SGE1.5T油耗下降7%,百公里油耗仅为5.0L。而这一切,都是瞄准发动机节能技术,锁定2020年企业乘用车平均燃油消耗指标的精心布局。

由于现有电池供应商技术、产能等限制,荣威550PLUG-IN一直受产能限制。上汽乘用车公司总经理王晓秋表示,随着明年荣威950和荣威SUV两款插电混合动力车型的上市,上汽将更换新的电池系统。


长安

战略目标:十年投入180亿元 发展新能源产业

在2015年上海国际车展的展台上,长安汽车不仅带来了已经于3月6日上市的长安逸动纯电动版,并公布了长安汽车2025年前一系列新车及新能源战略规划。

国家此前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指出,2020年实现新能源汽车保有量200万辆。长安汽车有意承包走五分之一的任务额,其未来十年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指出,到2020年,长安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到40万辆,到2025年,长安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突破200万辆,新能源汽车销售占比达到10%。

为实现这一目标,长安规划十年内投资180亿元,从研发、技术、供应、运营4个层面给予强力保障。将分三个阶段共向市场推出34款全新产品,其中有27款纯电动产品,包括12款商用车、6款MPV、2款SUV和7款轿车;另外还有7款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同时还要逐步完善研发组织架构,建立高效研发团队。到2025年,新能源研发队伍将达到1500余人,长安汽车将以重庆、北京、深圳研发基地为中心,统筹美国和英国研发中心,聚集全球优势资源,打造新能源产品。

长安未来将继续深耕纯电动车领域的产业化和发展平台。适当的里程是平衡消费者出行和成本的一种比较好的选择,长安纯电动汽车现在基本上可以满足99%的出行需求。根据规划,到2020年,长安纯电动产品续驶里程将达到350km,插电混合动力产品纯电里程80km;到2025年,产品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纯电动产品续驶里程将达到400km,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纯电里程达到100km。

在长安518新能源发展计划中,其未来的新能源车型将具备百公里加速时间要达到5秒、插电式混合动力产品百公里综合油耗为1L以及纯电动产品单位质量每吨百公里耗电为8度的性能。

长安汽车自2001年起启动新能源车项目,至今已投入10亿元,尽管拥有485项发明专利,但还有122项核心技术仍待突破,这是长安乃至整个业界都面临的一系列问题。

两大平台并行发展

调整后的长安新能源战略将以新能源产业、智能化为突破口打造经典产品,以纯电驱动为主线,发展纯电动及插电式混合动力两大技术平台。长安汽车副总裁刘波表示,目前长安在打造平台化和模块化,主要分为两个平台,即生产A0级和A级车的纯电动平台,以及生产B级、C级车的插电式混合动力平台。其中,在纯电动平台上打造单电机和轮毂电机两大动力系统,可满足两驱和四驱动力驱动模式;在插电式混合动力平台上,打造单电机双离合和分轴四驱两大动力系统。

新车的开发推进和模块化的推进,将降低后续的研发成本和开发周期,长安在后续的推广开发当中将进行平台化、模块化的推进,现在开发的纯电动车,都是按照平台化来设计。

形成了企业自主研发体系,还要有运营模式。据了解,长安有五大核心能力:社会设计、方针分析、部件开发、集成匹配以及验证。同时,在运营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努力,初期将以北上广深为主要推广区域,展开包括汽车分时租赁模式推广等使用方面的探索。

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从发展情况来看,长安开发的新能源车型是基于用户出发,长安拥有九大调研基地,每年有上千场调研会,同时进行了近三万客户的走访信息,发现品质需求以及配套是否完善的问题、电池安全的问题、使用成本的问题,这四个方面是用户比较关心的四大核心问题。

长安新能源汽车面临的挑战主要是现有的产品对整车电池集成带来的挑战,传统情况下,电池单体跟整车的对接还不够,必须有一个电池集成的桥头堡,才能够完整地搭建在汽车上,而且集成的要求很高。其次是电池技术的发展制约,导致整体降低成本比较困难。虽然经过这两年的发展,电池成本有比较明显的降低,从占整车成本60%左右,可以降到40%左右,但总体来讲电池的成本占整车的成本还是一个高位,因此最终造成整车成本现在普遍偏高。

长安按照福特的实验室验证体系要求做五轮试验,以保证整车的可靠性。同时,为了达到安全要求,在整车结构建设方面也做了一些大量的设计变更。经济性方面,长安的整车使用成本是比较低的,除此之外,在整车的使用维护上面,长安采用了拆分维护的方式,要求供应商一起参与和配套,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用户维修方面降低70%的费用。


奇瑞

企业概况

奇瑞新能源于2010 年4 月正式成立,是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其前身为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项目组。目前,奇瑞汽车已具备年产90 万辆整车、90 万台套发动机及80 万台变速箱的生产能力,建立了A00、A0、A、B、SUV 五大乘用车产品平台,上市产品覆盖11大系列共21款车型,其中AO级轿车方面以EV(纯电动车)为主,A级和B级以上的车辆则主要是做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

早在2000年,奇瑞就开始开发新能源技术,至2005年就已完成多项国家863电动汽车重大专项研发课题;2008年奥运会期间,奇瑞的新能源车作为奥运专用车出现在北京奥运村;2011年1月,10辆M1 EV电动车入驻中南海,作为机要用车。奇瑞2014年发布的eQ堪称新能源汽车的创新之作,其高比能量三元锂电池很好地提升了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一体化电池包与下部车身整体设计方案,能够很好地保护电池的碰撞安全;同时,在高压安全防护系统上,配备的环路互锁等安全措施,全方位地保障汽车和消费者的安全;搭载T-BOX系统,实现电动汽车的远程操作智能化;等等。其良好的性能赢得了很多消费者的欢迎,2015年一季度累计销售1061辆。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曾表示,未来奇瑞推出的新能源汽车,都是借助于现有车型平台开发的。随着奇瑞新能源汽车的逐步推出,奇瑞成立了专门的团队来推广电动车,并已在国内建成70家销售网点。最晚到2020年,奇瑞的新能源汽车要实现10万辆。

奇瑞新能源汽车通过整合网络及电商平台,创新线上营销模式,同时还注重利用大数据营销手段,精准锁定目标客户群体,真正实现精准营销、高效营销;线下通过分时租赁,以租代售的营销模式,打破传统营销樊笼,注重客户用车体验,用实际行动诠释体验式营销的精髓,为后期市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近几年,奇瑞从“会造车”到“会卖车”,实现线上线下营销模式的创新突破。

技术研发

在动力电池技术上,坚持能量密度更高的三元体系材料,并通过整车控制提高其安全性。目前,奇瑞在动力电池、电机和新能源汽车材料方面的技术也开展了相应的研究,并积极与电池企业共同完成三元电池的研发生产与匹配,未来所有奇瑞的电动汽车车型都将采用三元体系电池。

在研发体系上,逐渐转向正向开发。奇瑞公司依托于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已经开始正向开发全新底盘的电动汽车,车辆完全采用自主研发的底盘、采用车身轻量化的碳纤维材料、并且还在车里加入了一些IT技术,预计于2017年问世。

在2015年上海车展上,积累了十余年新能源技术的奇瑞发布了高效能源技术ACTECO和新能源技术ETECO的i-POWER智效绿色动力系统。ACTECO体现了奇瑞在传统能源技术的实力,而包含了Hybrid混合动力、Plug-in Hybrid插电式混合动力、Electric Vehicles纯电动、ISS智能启停技术在内的ETECO新能源技术,则代表了中国绿色能源技术目前最高的水平。i-POWER智效绿色动力系统说明奇瑞在两个领域已实现了统筹规划发展的战略布局。

奇瑞新能源深谙技术创新的重要性。拥有创新科技的纯电动车艾瑞泽3EV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艾瑞泽7PHEV的同台亮相,是对奇瑞新能源汽车领域自主研发能力的肯定与展示。两位新丁的面世,不仅是对奇瑞新能源汽车产品矩阵的完善,也是对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阵营的扩充。

新车规划

由于限购及拥堵问题,一线城市对小型电动车有很大的需求量。而在三四线城市,eQ这样的价格低廉、续航里程较大的小型电动车将更受欢迎。同时奇瑞也制定了新车型计划,2015年底将推出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2016年推一款三厢电动车,一款电动SUV和一款混动SUV 。

此次在上海车展首发的艾瑞泽3EV继承了奇瑞新能源第二代拳头产品——奇瑞eQ的技术优势,采用奇瑞新能源特有的电池技术,配备高比能量的三元锂电池,并在电机、电池及驱动等技术方面进行优化,使其达到电驱功率及扭矩加大,动力系统更强劲的效果。据前期测试数据显示,奇瑞泽3EV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仅为12秒多,最高时速可达130km/h,续航里程可达252km,预计将于2016年年初上市。

而奇瑞精心打造的首款混合动力车型艾瑞泽7PHEV,作为搭载奇瑞公司“全新开发体系”的核心产品,是奇瑞公司新能源战略中最重要的一款车型。艾瑞泽7PHEV搭载奇瑞新能源自主研发的P2(单电机+双离合器)结构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保证了纯电驱动模式和混合驱动模式之间的自由切换,同时通过行星轮系统的扭矩放大功能,实现整车快速、平顺起步,无滑摩能量损失。不仅如此,艾瑞泽7PHEV还贯彻“环保、节能”的设计理念,采用进口高性能电芯及先进的BMS黄金组合,电量达到9.2kWh。在前期的测试中,艾瑞泽7PHEV纯电状态下,行驶里程可超过50km;油耗方面,综合工况下整车百公里耗油2.2L,不到常规汽油车的1/3。该车预计将于2015年底上市。

定位为“个性化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小蚂蚁第三代@ANT3.0概念车则是奇瑞在互联网汽车上的突围代表。第三代小蚂蚁车型新车依旧造型小巧,并采用纯电动驱动形式行驶,该概念车的智能跟车、无线充电、家居互联的功能可实现便捷、安全、低成本的出行,创新未来城市交通模式,这个概念车揭示了奇瑞即将开展的汽车共享计划。

产业链规划

4月20日,欣旺达控股子公司深圳市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与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签订了《合资合同》,约定共同投资设立芜湖奇达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用锂离子电池模组、电源管理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及相关业务。合资公司注册资本为2898万元,其中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以自有资金出资人民币1478万元,持有51%的股份,奇瑞以自有资金出资人民币1420万元,持有49%的股份。

奇瑞正逐步将以往在研发上的积累释放,努力转化成为市场成果。而通过全新的产品、全新的动力、全新的企业形象,奇瑞展现了战略转型的成果和信心,同时也体现了奇瑞2015年创新更多技术,推出更多更富价值的产品,在既往成绩的基础上全面稳步加速发展的决心。

0
生成封面
网友评论
登录后才可发表评论 发布
相关文章

插混增长迅速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10年全球第一

【EV视界综合报道】2025年1月1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外发布了新能源汽车2024年12月以及2024年全年的产销最新数据。其中,2024年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3万辆和159.6万辆;2024年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而2024年12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146.3万辆,同比增长35.4%;2024年全年,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1158.2万辆

2025年01月13日

政府公务用车将带头使用新能源汽车 特定场景需100%采购

【EV视界综合报道】2024年12月30日,财政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明确新能源汽车政府采购比例要求》的通知。采购人应当加强公务用车政府采购需求管理,充分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功能、性能等情况,结合实际使用需要,带头使用新能源汽车。主管预算单位应当统筹确定本部门(含所属预算单位)年度新能源汽车政府采购比例,新能源汽车可以满足实际使用需要的,年度公务用车采购总量中新能源汽车占比原则上不低于30%。

2024年12月30日

月度产销再创历史新高 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数据发布

【EV视界综合报道】2024年12月11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外发布了新能源汽车2024年11月以及2024年1-11月产销最新数据。其中,2024年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6.6万辆和151.2万辆;2024年1-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累计完成1134.5万辆和1126.2万辆。而2024年11月,新能源汽车国内销量142.9万辆,同比增长53.8%。

2024年12月11日

国内五大重点新能源汽车企业发展战略规划

中国内的五大重点新能源汽车企业比亚迪、北汽、上汽、长安、奇瑞发展战略规划
evlook编辑
扫一扫阅读完整内容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