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视界报道】9月5日,2020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在天津举办,在高端对话环节,安徽江淮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项兴初表示,从汽车产业发展视角来看,产学研创新是我国从高速增长迈向高质量的必然要求,必须切实的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治理体系的设计,激发创新潜能,要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公关,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生态体系,推动多元要素的融合创新。
项兴初表示,在不断的实践过程当中,江淮汽车遵循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实现超越的指导思想,技术创新的重要等级、范围深度和价值特点,整合全方位优质资源,构建一主四辅研发体系,实现全球24小时的高效协同研发,首先是总部研发,是一主四辅研发体系的基础和集成者,卓越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配合内外部的资源,识别确定实施和改进技术创新的过程,建立技术创新体系,与时俱进的海外研发中心在意大利都灵和日本东京分别设立两个海外研发中心,着力于造型和前瞻技术,支持本部新产品的研发能力的提升。
优势互补的产学研融合,产学研结合我们跟合肥工业大学成立了JAC-合肥工业大学汽车研究院,与上海交大成立了江淮汽车上海交大汽车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和天津科技大学、清华大学、中科大、北京理工大学在多个项目上实现融合发展,实现科研院所的专业治理优势,和产业化的研发有机结合。
放眼全球专业化合作,为前瞻性技术公关提供有利的平台,推动战略合作体系的构建,提供结构化的保障。天津市场的定制化开发,在我们的事业部成立了生产技术的快速反映部门,精准定位,精准的识别客户需求。在产品的变形电动开发,市场的技术服务、技术支持方面培育能力拓展业务,提升产品开发针对性和市场反映的灵活性。从产学研合作的成果来看,在新近的节能领域方面,2002年江淮汽车与天津大学在内燃机研究所,在内燃机产品研发方面开始合作,2010年联合成立发展研究院,在行业动态能力建设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全面深度的合作。
2017年双方正式成立科技公司,顺应国家机制改革,通过体制机制的创新激发创新活力,通过资源有效整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进一步推动产学研融合。
从项目合作到成立发动机设计研发中心,再到成立合资公司,江淮汽车与天津大学深度融合,推动江淮汽车自主发动机品牌的建立,包括汽油机、柴油机替代燃料三大类百余款产品体系和三大动力总成,江淮汽车有10款发动机获得中国十佳发动机。江淮与装备自动化公司联合成立合肥工业大学工程研究院,在此基础上,合肥市政府批准成立合肥新能源研究院,以新能源汽车整车开发核心技术公关,产品开发及其产业化为使命,联合合工大、安徽大学,包括在合肥相关的产业,协同创新研发成果包括江淮IV一代到6代的系统等一系列产品,部分产品的技术水平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经过九代技术和四代产品的积累、三大核心技术等关键技术,实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纯电动品牌。江淮汽车牵手未来,整合一流的供应商,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协调体系。
目前江淮汽车新能源累计推广超过16万例,累计行使超过30亿公里,在新世纪江淮汽车与同济大学成立了汽车研发中心,共同开发分时租赁软硬件平台,还有车联网技术,还有智能充电技术和充电网络多技术集成管理体系,通过信息化、网联化的平台,用户通过手机终端进行预定,且费用支付全过程的支付。江淮汽车已完成第二代自动驾驶研究,具备开放道路自动行使能力,实现高速公路状态下自动巡航,跟车和变道的功能,已具备自动泊车和高速公路下的功能,完成封闭园区L4级的预演。3.0系统实现车载软件远程升级的应用,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在5G环境下,江淮汽车建立5G网络,部署有车路系统通讯和施工标识,完成5G基占全覆盖。
5G网络正在实行远程驾驶研究,如何覆盖研究工作也在同步运行中。关于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四点体会和建议。
一是以产业消费双升级以智能电动网联共享新四化为分享为项目重点,这个大分享要把握住。
二是要紧密结合各个企业的自身实际,尤其是市场的需求来搭建产学研合作的体系。聚焦商业化,聚焦为用户提供优质的企业和价值。
三是要紧紧把握关键核心技术,核心关键技术的公关牢牢把握产业链自主可控。这其中研究所可以对共性技术搭建各个企业参与共享的平台。
四是在汽车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国家标准体系的建设是重中之重,更是大有作为,产学研还要有政府部门的积极参与。政产学研联合携手,围绕智能网联标准建设方面要加大公关,加大推进的力度,同步来提升整个汽车产业的整体竞争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