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视界报道】2025年,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在各界高度关注下如期举行。在此次会议上,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围绕蔚来ET9交付及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汇报,展现了蔚来在技术创新、研发投入、充换电网络建设等多方面的成果与规划。
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 李 斌
交付当日,蔚来行政旗舰、技术旗舰ET9开启全国正式交付。这是蔚来研发耗时最长的车型,在量产车中,其从算力、机械性能到操作系统等各方面的原创程度极高。ET9拥有17项全球首创技术和525项专利,是蔚来成立十年技术创新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中国造车新势力在原创技术创新方面的一份答卷。李斌特别感谢了行业的支持,尤其是合作伙伴和行业主管机构,强调许多技术创新的量产离不开各方的共同努力。
ET9搭载了全球首颗车规级5纳米高阶智驾芯片神玑NS9031。这颗芯片立项于几年前,历经三年多打造而成,技术含量高且投入巨大,相当于1000座换电站的投资。在性能上,它比蔚来第二代平台使用的4颗英伟达Orin X芯片更强大,且更早实现上车。此外,ET9还采用了面向AI的满血版整车全域操作系统Sky OS天枢,这是近25000人/月开发的成果。在智能电动汽车对带宽、时延、可靠性和跨域融合要求极高的当下,该操作系统对于实现良好用户体验和高安全性至关重要。
在机械性能方面,ET9的全主动悬架每秒可进行1000次调整,已成功量产上车。天行线控转向技术让5.325米的车身拥有10.9米的转弯直径,智能底盘系统、线控转向和后轮转向的协同带来了超乎想象的体验。在安全性能测试中,ET9在高速爆胎等极端情况下表现出色,170公里时速高速爆胎以及120公里时速前后轮同时爆胎时,都能保证车辆稳定,这得益于智能化和电动控制技术的融合。在安全冗余方面,ET9树立了行业新标杆,硬件成本超3万元,是为L4高阶智驾原生设计的车型,在驱动、转向、感知计算、通信和配电等方面都进行了大量原生设计,如两颗热备的9031芯片可实现毫秒级切换。
ET9是蔚来今年发布的九款新车中的首款,也是第三代平台的首款车型,是蔚来多年高强度研发投入的结晶。蔚来在研发上投入巨大,去年研发投入130亿元人民币,前年134亿元人民币,每个季度平均投入30亿元人民币,创立至今累计投入近600亿元。李斌强调蔚来坚持正向研发,希望中国有企业能从基础开始进行自主研发。作为全球第一家三地上市的汽车公司,蔚来以最高财务标准要求自己,资产负债表下无形资产累计投入6000亿元人民币,但账面无形资产仅400万美金,资产去向透明。
充换电网络建设是蔚来的重要布局。昨天,蔚来实现了浙江换电的县县通(除两个海岛站),目标是让电动汽车用户有与加油一样便捷甚至更优的加电体验。目前,蔚来已提供近7000万次换电服务和超2500万次充电服务,其中80%的充电服务来自蔚来以外的用户。全国已建成3206座换电站,其中高速公路972座,基本建成覆盖全国的换电网络,同时布局了25000多根充电桩,充分考虑用户体验,在偏远地区的公路沿线也有布局。
换电网络已形成九纵九横十四大城市群,高速上平均每200公里就有一座蔚来换电站。今年上半年,蔚来计划完成充电县县通,年底前实现27个省级行政区、近2800个县的换电县县通。此前,江苏已实现换电县县通,浙江也已达成,广东即将实现,上半年还将有14个省级行政区达成目标。李斌认为换电网络效应显著,不仅能服务用户,还能促进车辆销售。例如,长三角地区用户数量增长与换电站布局密切相关。
此外,蔚来与大部分汽车品牌达成了充电战略合作互联互通,还与宁德时代在18日宣布达成换电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建全球最大的换电网络,形成从电池研发到回收的全价值链高效网络。
李斌表示,蔚来的每一点成绩都离不开各方支持。尽管在管理和经营方面还有提升空间,也交了不少学费,但在研发和技术创新上不会降低要求。今年蔚来压力较大,将全面提升管理能力和运营质量,争取早日实现盈利。他呼吁产业联手,推动中国汽车产业迈向新台阶。
写在最后
可以说蔚来ET9交付标志着蔚来在高端市场更进一步。其先进技术与豪华配置,有望提升品牌形象与市场竞争力。企业方面,ET9可助力拓展高端客户群体,增加营收。不过,蔚来仍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成本控制等挑战,后续需持续创新与优化运营来稳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