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视界报道】在近日举办的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长城汽车CTO吴会肖接受了EV视界专访。这位被称为“长城刘亦菲”的80后技术掌门人,首次全面阐述了长城汽车在智能化转型中的技术路线与战略思考。在长达90分钟的深度对话中,吴会肖不仅回应了与华为合作的传闻,还首次披露了长城L3自动驾驶技术的最新进展,以及公司在具身智能等前沿领域的战略布局。
长城智能化转型,从车机危机到全民智驾的技术普惠之路
2024年是长城汽车智能化转型的关键节点。数据显示,搭载CoffeeOS3系统的魏牌蓝山车型累计交付量突破12万辆,用户净推荐值(NPS)高达72分,超越部分新势力品牌。“这个成绩来之不易,”吴会肖回忆道,“2021年的车机危机堪称我们智能化转型的‘成人礼’。”
彼时,供应商提供的座舱系统频繁出现黑屏、卡顿,用户投诉率居高不下。临危受命的吴会肖迅速组建了一支2000多人的攻关团队,并在九个月内开发出自研操作系统。“最困难的是要在解决存量车型技术问题的同时开发新一代系统。”她坦言,“团队连续通宵工作了4个半月,质量部门甚至将竞品拉来对比,直到确认我们是行业第一才敢发布。”
这场漂亮的翻身仗背后,是长城对技术路线的深刻反思与调整。在吴会肖的推动下,长城确立了“感知先行、算力支撑、数据驱动”的智能化发展路径。2024年8月,长城发布全球首个不依赖高精地图的城市场景自动驾驶方案NOA2.0,并在重庆地下三层停车场到地面闹市的复杂测试中实现全程零接管。
面对行业热议的“梯队论”,吴会肖展现出技术专家特有的冷静。“安全带刚发明时也是豪华车专属,现在呢?”她反问道,“智驾终将像ABS、ESP一样成为标配,届时再谈梯队已无意义。”
这一判断源于长城的技术实践。2024年,长城投入92亿元研发费用,其中60%用于智能化领域。吴会肖透露,公司已组建2000人的专职智驾团队,并在北京、上海、保定三地建立算法研发中心。“我们不像新势力那样高调,但在感知算法、规控策略等底层技术上的专利数量位居行业前三。”
这种技术积累正转化为产品竞争力。2025款哈弗枭龙MAX将搭载“全民智驾”方案,以不到2万元的选装价格提供包括城市通勤NOA、跨层记忆泊车等完整功能。“从20万级别下探到15万市场,这才是真正的技术普惠。”吴会肖说。
作为国内首位汽车集团女性CTO,吴会肖的管理风格独具特色。“第一次体验自动驾驶时,我最在意的是系统能否清晰呈现决策逻辑。”她回忆道,“女性更关注‘信任建立’这个软性维度。”
这种用户思维深刻影响着长城的产品定义。CoffeeOS3首创“透明化智驾”交互模式,通过AR-HUD实时显示车辆感知结果和行驶意图。“就像副驾驶向你解释路况,而不是黑箱操作。”吴会肖解释道。数据显示,该设计使用户对智驾系统的首次信任度提升了40%。
在组织管理上,她推行“技术民主化”,要求工程师每月完成100公里真实路测。“去年我们团队累计测试里程达500万公里,发现并解决了872个corner case(极端案例)。”这种脚踏实地的作风,让长城在2024年IIHS自动驾驶测评中获得“最佳进步奖”。
长城汽车2025,技术王牌与全球化的未来蓝图
面对2025年的技术竞赛,吴会肖亮出两张王牌:L3自动驾驶和具身智能。据悉,长城的L3技术已进入验收阶段,其冗余设计包括双Orin-X芯片、线控制动三备份等。“我们正与交管部门密切沟通,首批测试牌照有望在二季度获批。”
更具想象空间的是机器人领域。长城与宇树科技战略合作开发的工业机器人已在其徐水工厂投入试用,主要用于危险工况下的部件搬运。吴会肖透露,面向消费级市场的“汽车伴侣机器人”正在预研,将结合长城混动车型的外放电功能,拓展户外场景应用。
“AI将重塑汽车研发全流程。”她举例说,长城AI设计平台已将新车外观开发周期从6个月压缩至72小时,材料研发效率提升20倍。这种变革正在改变这家传统车企的基因——2024年,长城研发团队中数字化人才占比已达43%。
海外市场同样是吴会肖关注的重点。2024年,长城海外销量达45万辆,营收占比突破40%。“在泰国,我们的智能网联功能本地化适配率达95%,这比单纯出口更有价值。”她强调。在中东市场,长城联合当地运营商搭建了首个支持V2X(车路协同)的5G专网;欧洲研发中心则专注于数据合规和隐私保护方案。“真正的全球化不是卖车,而是技术生态的输出。”吴会肖说。据悉,长城正参与制定东盟自动驾驶标准,这将是中国车企首次主导国际智能交通规则的制定。
临别时,这位技术掌门人展示了一张手机里的照片:身着工装的年轻工程师们围在地下车库的测试车旁,讨论到凌晨。“这就是长城的创新底色——没有神话,只有实干。”她笑道。在变革的十字路口,这位兼具技术理性与人文关怀的女性领导者,正带领长城汽车走出一条独特的智能化之路。
写在最后
总体而言,长城汽车在吴会肖的带领下,展现了传统车企智能化转型的典型路径:既有破釜沉舟的技术自研决心,又保持对市场需求的务实态度。其技术突破印证了一个行业趋势——当电动化成为基础能力,智能化正成为新的竞争核心。值得关注的是,长城坚持“技术普惠”理念,避免智能化成为高端车型的专属配置,这种差异化策略或将重塑市场竞争格局。未来两年,随着L3级自动驾驶和具身智能技术的落地,传统车企与造车新势力的技术边界或将进一步模糊。